南京鹽水鴨
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南京鹽水鴨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復鹵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此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后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
南京板鴨
南京板鴨馳名中外。明清時南京就流傳“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咸板鴨。”的民謠,可見南京板鴨早就聲譽蜚然了。板鴨是用鹽鹵腌制風干而成,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一塊板似的,故名板鴨。南京板鴨的制作技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到了清代時,地方官員總要挑選質量較好的新板鴨進貢皇室,所以又稱“貢鴨”;朝庭官員在互訪時以板鴨為禮品互贈,故又有“官禮板鴨”之稱。
南京鴨肫
南京鴨肫是南京有名的土特產品之一,暢銷中外,與板鴨齊名,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南京鴨肫形狀扁圓,肉質緊密,攜帶方便。肫肉緊韌耐嚼,滋味悠長,無油膩之感,是老少皆喜愛的佳肴珍品。
南京香肚
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特產之一,創于清同治年間。其形如蘋果,嬌小玲瓏,老南京俗呼之為“小肚”。它肉質緊結,紅白相間,吃起來香嫩爽口,略帶甜味,既是宴席上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食佳品。它的主要材料是鮮豬肉,一般是三分肥七成瘦,佐料是適量的鹽、糖、香料等。舊時凡圓席筵席,香肚所放之處,即首席客人所坐,“獨居尊”這句話形象地道出了香肚的特色。在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南京香肚曾獲獎狀,從此馳名海外,遠銷各地。
雨花茶
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它外形圓綠,條索緊直,鋒苗挺秀,帶有白毫,猶如松針,象征著革命先烈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為雨花茶。雨花茶主要生長在南京市郊,在原料選擇和工藝操作上都有嚴格的要求,在谷雨前,采2.5至3公分長一芽一葉的嫩葉,經過殺青、揉捻、整形、烘炒四道工序,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沖泡后,茶色碧綠而清澈,香氣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除煩去膩等功效,1966年起暢銷海外,在日本、東南亞一帶,人們將雨花茶當作珍貴禮品贈送親朋好友。
南京云錦
南京云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其用料考究,織工精細,圖案色彩典雅富麗,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麗,故稱“云錦”。它與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齊名,并稱我國三大名錦。南京云錦生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明朝時織錦工藝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絲織提花錦緞的地方特色。清代在南京設有“江寧織造署”,云錦織造盛極一時,這一時期的云錦品種繁多,圖案莊重,色彩絢麗,代表了南京云錦織造工藝的最高成就。如今生產的云錦除出口做高檔服裝面料及供少數民族服飾、演出服飾外,又發展了新的花色品種,如云錦臺毯、靠墊、被面、提包、馬夾、領帶、掛屏等日用工藝品,并根據消費者需要,用各種紙盒包裝。
金陵金箔
金箔是將金片捶打成厚度不超過0.1微米的薄片,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裝飾及名貴中成藥的配方。金陵金箔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朝,當時的文獻中已有生產金銀箔及設置錦署的記載。元朝時,開始大量生產金箔,到了明清,更有進出一步的發展。1975年在太平門外徐達五世孫徐傅墓中出土的金絲補服,即為400多年前金陵金絲的物證。南京東郊龍潭鎮及江寧縣花園鄉等一帶是金陵金箔、金線生產的集散地,農戶均有“打箔”、“制線”的手藝,且世代相傳。金陵金箔生產工藝獨特,技術要求很高,從古到今,一直為手工捶制,是我國特種傳統工藝。加工金箔有十多道工序,將黃金經過化條、拍葉、落開子、炕炕、做捻子、打箔、出具、切箔等精細加工,使金條捶打成薄如蟬翼的金箔,100張金箔堆在一起還不到0.1厘米高。南京金箔質量高,因而享譽四方。
雨花石
雨花石是南京特有的旅游紀念品。相傳南朝梁代,云光法師在南京聚寶山講經,感動了蒼天,降花為雨,為五色小石,文采斑斕,故名為“雨花石”。盛產于雨花臺、六合、江浦等地。雨花石質地堅硬,是石英、玉髓和蛋白石形成的珍貴寶石,俗稱“雨花瑪瑙”。自古以來,文人雅士都喜歡將雨花石養在水盂中,陳列案頭,晶瑩圓潤,奇巧多樣。從欣賞角度來說,其精品可以從色、紋、質、形四個方面看,四者皆備者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