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日電 北京青年報報道說,“三年前我去醫院拿藥,僅三個月的藥費就要一萬元,幾乎是我大半年的積蓄。當時就想,這藥要是能再便宜點就好了。去年終于有了國產艾滋病藥,一個月的‘雞尾酒療法’只需要五六百元,又想要是能免費治療該有多好。前不久一位河南病友告訴我,他們已經在當地接受免費治療了,聽說明年還要向全國推廣。”一位感染者用“一年一大步”來形容他眼中的政府對艾滋病的防治措施和效果。
盡管目前全國享受免費治療的感染者只有五六千人,盡管中國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還遠不盡如人意,但諸如開展免費治療等措施都是一個希望的信號。在尚未結束的2003年,中國政府先后出臺了多項具有重大意義的“防艾”措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51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為每個示范區投入專門的“防艾”資金,免征國產抗艾藥的增值稅等等。其中“政府開始為艾滋病人提供免費治療機會”最為媒體和公眾所關注,一些海外媒體評論說:“在中國這樣一個艾滋病人群絕對數目龐大的國家,這意味著巨大的財政支持和人力付出,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極大的勇氣!”
最先享受到“免費治療”好處的是國家“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中的艾滋病人。從2002年開始,衛生部決定在重點地區,以縣為單位,開展包括健康教育、行為干預、醫療護理、咨詢關懷等內容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今年3月,第一批51個示范區在艾滋病疫情較為嚴重的11個省區建立。
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已經接受了免費治療?按中國衛生部門的統計,2003年(1-9月)共生產5000余份免費治療藥物,全部用于河南、安徽等重點地區艾滋病患者的救治。
據高強副部長介紹,今年已經有符合上述條件的艾滋病感染者5000多人接受了免費治療(主要集中在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內),明年這一計劃將對所有符合條件的艾滋病人群實施。而中國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治療與關懷室主任張福杰也表示:“截至10月底,全國有9個省開展了這項工作,5289名艾滋病感染者接受免費藥物,現在仍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有4247人。而到2008年,我們希望能夠為至少4萬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費藥物。”
從設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到為區內病人提供無償援助,再到向全國貧困艾滋病人群提供幫助免費治療機會,一年之內,中國“防艾”連邁了三個大步。
免費治療意味著政府必須承擔因此產生的相關醫療費用(主要是藥品)。隸屬衛生部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透露,免費治療的實施直接得益于國家利用“強制手段”推行艾滋病藥物國產化的政策。2002年下半年,國家先后批準兩家國內的制藥廠生產齊多夫定、司他夫定和奈韋拉平等“雞尾酒”療法必需藥物,使治療成本大幅下降。“治療成本一降下來,國家就能給部分患者提供免費治療的機會了。”該所健康傳播與材料制作中心主任王新倫稱。
為了讓原先完全依賴進口的抗艾藥能在國內生產,國家衛生部、原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等部門與手握這些藥品專利、銷售權的外國公司進行了大量、長時間的艱苦談判。
今年中國可以自行生產抗艾藥后,國家財稅部門再次以免稅政策為國產抗艾藥的生產提供“助力”。今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了“對國內定點生產抗艾滋病病毒藥物的廠家實行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11月,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再次聯合發出通知:“自2003年7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對國內定點生產企業生產的國產抗艾滋病病毒藥品免征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增值稅。”
與稅務優惠政策相匹配的是,中國還建立起了抗艾滋病藥物進口的快速信道。一般進口藥要進入中國市場,至少需在中國做一年的臨床試驗,而快速信道則免除了這些程序,能夠使這些藥物更快地進入中國市場。
在今年11月6日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中國企業高峰會的艾滋病專題會議上,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代表中國政府對防治艾滋病工作做出了五項鄭重承諾,表示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強化防治措施,堅決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與蔓延。
這五項承諾是:第一,中國政府將艾滋病防治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加強考核、監督和檢查。對因工作不力或隱瞞疫情而造成艾滋病傳播的地方,將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第二,中國政府對農民和城市經濟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免費提供治療藥物。中央和地方政府將投資68億元,加強地方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建設;投資114億元,加強傳染病醫療救助體系建設,建立艾滋病防治專業技術隊伍,提高艾滋病醫療服務水平。
第三,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危險行為的干預措施。大力開展防治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動員社會群眾廣泛參與;嚴厲打擊販毒吸毒、賣淫嫖娼和非法采供血等違法犯罪活動;倡導社區無毒品和健康性生活,加強廣大人民群眾抵御艾滋病的能力。
第四,保護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權益,反對社會歧視。大力推進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的建設。政府對貧困的艾滋病病人給予經濟救助,對其子女免收上學費用。
第五,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加強信息、技術和資金交流,為盡快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實現全球控制艾滋病的目標而努力。(曾鵬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