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1日電 是項羽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嗎?此前,有媒體報道說,考古專家指應給項羽平反,但日前又有媒體稱,項羽沒燒阿房宮之說有誤。到底誰是誰非?《北京娛樂信報》的記者特意采訪了秦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領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毓芳以及該隊顧問、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兩人,并從他們那里再次得到確認,項羽沒燒阿房宮,應該為項羽平反。
專門進行都城、宮殿遺址考古達30多年的李毓芳重申,“通過一年來的考古工作,目前勘探面積已達20萬平方米。我們采用梅花布點法,每平方米鉆探5個深達夯土的鉆孔,在挖掘的1000平方米面積中,均沒有發現前殿有任何焚燒的痕跡。”
李毓芳領隊表示,她感到奇怪的是,工作隊在一年多的前殿遺址勘探過程中沒有發現一枚當時普遍使用的秦代瓦當及其碎片。
“這說明當時阿房宮主體建筑沒有封頂(不排除附屬建筑有完工)。”劉所長分析說,“阿房宮可能是基礎打好了,但宮殿沒有完全蓋好。當時修阿房宮不到一年多,秦始皇就死了,勞動力被拉去修秦陵墓,陵墓沒修完,秦二世就垮臺了,阿房宮的活也就沒完。這次考古沒有找到封頂的東西也是一個佐證。從另外一個側面分析,阿房宮沒修好,也就沒有什么好燒的。”
劉所長表示,此次考古挖掘表明,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臺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現存最大高度12米,夯土面積達54萬余平方米,是非常大的宮殿群,是阿房宮的主要建筑和核心建筑。
劉所長認為,“《史記》并沒有說項羽燒了阿房宮,只是說燒了‘秦宮室’,而且考古已經發現燒的‘秦宮室’是秦咸陽宮。杜牧的《阿房宮賦》說項羽火燒阿房宮也正好反映杜牧的歷史觀,是拿歷史說事。不要忘記歷史文獻是有政治色彩的。”
“考古是用事實發現、修改和糾正文獻,不是套用歷史文獻”,李毓芳這樣說。
劉所長告訴記者,遺址考古學與一般的考古是不一樣的,需要用“最小的發掘面積解決最大的問題,要選擇有代表性、概括性的點,用最小的發掘面積,付出最小的代價揭露有待確證的問題。”“發掘是解決局部地區時代問題,鉆探是打出柱狀斷層剖面,一個地方有沒有被燒很容易判斷,我們鉆探了數萬個孔都沒有發現前殿夯土被火燒的痕。”
劉所長稱,“如一滴水就能反映整個海洋一樣,有經驗的考古學家通過科學的手段是可以用抽樣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更何況事實上我們目前的勘探面積已超過遺址面積的一大半!”
“現在我肯定地說項羽沒有燒阿房宮,至少沒有燒阿房宮前殿”,李毓芳稱,“我就是要給項羽平反。”(來源:北京娛樂信報、記者:胡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