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八日電題﹕平民夜總會與女人街
中新社記者孔妙然
香港多個區域都設有露天市場,而且各有特色。油麻地甘肅街的玉器市場,深水(土+步)鴨寮街買舊貨及電器、音響和手機的市場,赤柱的國際女人街,上環的“大笪地”……都聞名遐邇,成為中外游客觀光購物之地。但最負盛名的當數有“平民夜總會”之稱的廟街與“女人街”。
廟街在九龍油麻地,因街上建有天后廟而命名,分成南北兩段,以廟前的榕樹頭花園為界。每天下午二時許,便有不少小販在此開攤設檔,但人流疏落;一到黃昏下,這里便變成一個攤販密布的平價市集,在約六百米長的路段,擠滿幾百個露天攤檔,到處人流涌動,摩肩接踵,中外游客川流不息。
這里銷售的貨品多是平價貨,種類繁多,從流行服飾、眼鏡、手表、玩具、皮具、飾物、電器、燈飾、天文望遠鏡到玉器、紫沙茶具、工藝品、錢幣、古玩、明星掛畫……以至男士衣服、成人雜志、黃色VCD、春藥、性用品、賭具……樣樣俱全。所以,它又有一個別稱,叫“男人街”。這里還有一個特色,是可以翻尋到粵劇的“遺物”,從攤、店出售的舊照片、舊畫作及舊唱片中可以令時光倒流,教人緬懷于昔日廣東大戲的風光歲月之中。
天后廟附近,擺滿占卜算命的攤檔,各方江湖術士,搖唇鼓舌地向看相問卜者講解掌相命理,或作西洋占卜。
一些民間的賣藝者,也來此街頭擺起鑼鼓,拉起胡琴,演唱粵曲,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端的熱鬧非常。而在榕樹頭東面,城隍廟、天后廟、觀音廟三座古廟和社壇、書院一排五間,雄視著對出的廣場,兩者有通花圍墻分隔。廣場的大榕樹下人影幢幢,人們或圍在石桌奕棋,或坐在石凳談天、休憩,或舒展手腳做體操,各適其式。廣場前尚有一座綠瓦朱柱的牌坊,這是2003年5月20日立的,正面書著一副對聯:“國泰民安;如意吉祥。”背面所書是:“風調雨順;福壽康寧。”
廟街的地方小食亦頗有名,沿街食肆很多,其中以煲仔飯、炸蠔餅、焗排骨飯、渣(口+窄)等平民化食品最受歡迎。
廟街的北段,尤其是天后廟一帶,路面和市場都比較寬闊,平民百姓眾多,民俗色彩濃厚,特別熱鬧。南段則燈光火猛,地狹人稠,街上兩邊攤文件充斥,信道僅一米余,但出售的貨品檔次稍高,行人衣著也比較光鮮,光顧者許多是西方游客。由于廟街一帶品流復雜,經常有人擺賣冒牌貨、次貨,游覽購物時須提防小手及以高價銷售膺品的騙徒。
女人街在旺角通菜街的南段,街頭與亞皆老街交界,往南直通至登打士街。街兩邊麻麻密密地擺著200多個露天攤檔,銷售的貨物多是女性商品,且以港產廉價品居多,也有仿制品,次品。
每天中午過后,小販們便陸續來到街上,當街支起鐵架,掛上貨品,街道頓時熱鬧起來。賣的女士用品可謂五花八門,時裝、手提袋,發式精品、時尚飾物、鞋帽以及絲襪、睡衣、比基尼泳裝、內衣、假發……五光十色,包羅萬象。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女人街”曾盛極一時,內地游客幾乎都把“逛女人街”列為來港的必游項目,大包小包滿載而歸。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化,“女人街”商品的價格優勢和品質優勢逐漸消失,對內地游客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但游客依然不少,特別是西方游客都喜歡來此購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