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衛視創辦人楊瀾,日前接受一間電視臺訪問,透露她退出陽光衛視的始末。
楊瀾,陽光文化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在二○○○年三月創辦陽光衛視,三年來,陽光衛視一直在虧損,已經累計虧損超過了港幣兩億元。去年六月,楊瀾宣布將陽光衛視百分之七十的股權賣給內地的另一家傳媒集團。
她向記者說,衛星電視是需要用七到八年的時間來培育,但僅僅三年的時間,她就放棄了。原因是衛星電視的單頻道商業模式,不斷地把資金吸到一個洞里去,每個月一千萬、兩千萬的被吸進去。陽光衛視的資產額只占整個集團總額的百分之五,營業額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虧損卻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而這樣的情況,是始料不及的。
市場預測失預算
“最初開始做的時候,整個衛星電視行業有一種上升的趨勢,但是在接下來的這一兩年,由于股市、整個科技和網絡低迷,中國的寬頻和收費電視一路無法脫離區域性的實驗階段。原先計劃兩條腿走路,其實一直是一條瘸腿在走路的,我們短期看不到前景。”
楊瀾認為那是一個大環境的問題。經營傳播媒介比她一開始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它并非單純的商業,而是涉及很多復雜因素。她在心理上及其它方面,都沒有充分的準備。諷刺的是,如果她一開始就充分了解形勢,可能根本就不敢開始。
到了在二○○一年,也就是陽光衛視剛剛才開播一年的時候,她開始了解市場環境,開始覺得,回報和你的付出是不成比例的,節目做得好,不等于廣告就會來。
那個時候,楊瀾開始清醒的意識到,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就算有無窮盡的資金,也不能解決最根本的行業性的問題。
這時有一些世界數一數二的傳媒集團所支持的衛星電視的頻道,落地的范圍比陽光衛視還要廣,都選擇退出。他們不是說虧不起錢,而是說對于這個行業的一種理性的判斷。
專心制作優質節目
退出經營陽光衛視后,楊瀾專心地做一個節目的供貨商,集中精力來制作優質的節目,讓她覺得輕松了不少。而且每月現金支出比原來少了很多,經濟的負擔也減輕了。
這兩年的一些經驗和教訓,令她發覺做任何事情都不輕松,特別是現在媒體環境如此復雜,以做節目供貨商來說,也不是說節目做得好,就一定能夠賣得出去。
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有一個城市電視臺的臺長,很欣賞楊瀾的節目,說同樣的類型,陽光的創意比他們的好,但就是不能買她的節目,否則他原來這個制作班底的人就要失業了。作為臺長,他要保持臺里人員的穩定性。可見經營傳播媒介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市場經濟環境,還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和掣肘。
陽光文化的股票價格已經下跌很多。一時之間,公眾的信心不易挽回,但至少,楊瀾仍是那樣充滿自信。(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