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舞蹈藝術創(chuàng)作和演出市場的繁榮,是有目共睹的。大量新人新作的涌現,不僅印證了“國之運勢,舞見興衰”,而且也展現著中國舞者對藝術“精品”的重視與追求。
在陽春三月的上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舞蹈詩)決賽場上,楊麗萍帶著她的《云南映象》來了,赫赫的名聲已經吊足了人們的胃口;伊萬·卡瓦拉里帶著他與中國遼寧芭蕾舞團的攜手之作《末代皇帝》來了,外國著名編導像世界著名企業(yè)家一樣也開始了他們的中國神秘之旅;上海東方青春舞蹈團則以《霸王別姬》的精心之作拉開了架勢,準備給來自全國的同仁們一份藝術的大餐。其他各路舞蹈豪杰,也都紛紛拿出了自己本事,要在這“上海碼頭”上一決高低。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寬廣一些,就會發(fā)現,中國舞劇和舞蹈詩創(chuàng)作中有一個令人喜憂參半的現象,即成品易求,精品難得。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中國舞劇和舞蹈詩的創(chuàng)作已經達到了驚人的高產程度,總數至少在150部以上,但是,坦誠地說,真正能夠深入人心而做到異地異時共賞的精品卻比較少見。許多作品,演出之后,能夠博得一時的掌聲,在各種比賽中也可以獲得些許獎項,卻難以持久地形成自己的演出市場,形不成自己的藝術品牌;或是只能在自己的家門口逢年過節(jié)地演出,跨出了地域或國門,則失去了觀眾的掌聲。
依筆者之見,這樣的作品,最多只能算是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成品,而絕非精品。甚至有的作品,雖然耗資巨大,在宣傳上也不惜重金買版面作廣告或請人寫出文字飛揚的劇評,卻由于文學劇本的先天不足或是舞劇編導的整體編排創(chuàng)作失誤,使得作品問世演出后即草草收場,幾乎沒有加工的余地。如此之作,難道不是藝術的次品?如果用舞蹈藝術的次品搪塞我們的觀眾,那幾乎是一種犯罪!
什么是藝術精品?這雖然是個難于一言以蔽之的問題,但深刻的思想啟迪、鞭辟入里的人性揭示,精美的舞蹈編排和演出、動人的劇場藝術氛圍等,恐怕是題中應有之義。
一位資深的文化工作領導者還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藝術精品起碼要做到“異地異時共賞”。異地,即不分民族和地域均能達到令人賞心悅目;異時,即不僅在創(chuàng)作演出的當時引人注目,還能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里受人歡迎。從賈作光的《鄂爾多斯舞》,到楊麗萍的《雀之靈》,哪一個不是異地異時共賞的對象呢?再深入分析則會發(fā)現,從精品到藝術的經典,還必須經過長久的歷史考驗。
從外國的芭蕾名作《天鵝湖》到中國的舞劇《紅色娘子軍》,都顯示出穿越歷史時空的巨大力量。我們的舞劇和舞蹈詩創(chuàng)作,應該更多地創(chuàng)作精品,把成品磨礪成精品,堅決拒絕次品,爭取給后人多留幾部經典之作。
本屆荷花獎舞劇舞蹈詩決賽,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引起人們更多的關注和巨大的期待。
來源:上海文匯報 作者:馮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