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三月十七日電 (記者 于俊)近日舉行的“證券期貨仲裁工作會議”上傳出的信息表明,“仲裁”已成為解決中國證券期貨市場民商事糾紛的主要途徑。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上月末,中國證券市場有境內上市公司一千二百九十家,總市值四萬五千四百五十六億多元人民幣,其中流通市值一萬四千三百多億元;證券投資者開戶數七千多萬戶,證券公司一百三十三家;三十四家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基金一百十個,基金資產凈值近一千七百億元;在商品期貨市場,有一百八十余家期貨經紀公司,去年期貨市場總成交金額十萬多億元。這么龐大的市場,頻繁的交易行為出現糾紛在所難免。
近年來,隨著中國證券期貨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進一步改革開放,證券期貨糾紛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傳統的、單一的處理方式已難以滿足公正、及時處理證券期貨糾紛的需要。證券期貨市場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證券期貨經營交易有關的糾紛,屬于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商事糾紛,仲裁方式已成為解決中國證券期貨市場民商事糾紛的主要途徑。
中國實施“仲裁法”八年多來,全國先后組建了一百七十多家仲裁機構,公正、及時地處理了各類民商事糾紛九萬多件,涉案標的達一千八百億元,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實踐證明,仲裁作為國際通行的民商事糾紛解決方式,其具有的解決經濟糾紛快捷、靈活、成本低廉、不公開進行等獨特優勢,能夠較好地滿足和適應妥善處理證券期貨合同糾紛的需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中國證券期貨仲裁事業已顯現出兩大特點:確立了由證券期貨專業人士擔任仲裁員負責處理證券期貨市場糾紛的制度;充分運用證券期貨市場的規則和慣例作為仲裁依據,及時妥善處理糾紛。
在這個由國務院法制辦和中國證監會共同召集的會議上,與會官員和專業人士期望仲裁業根據證券期貨行業的特點,更好地運用證券期貨市場規則和行業慣例,依法公正、及時地處理糾紛,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增進證券期貨市場的活力和效益,努力為證券期貨市場穩定發展提供優質仲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