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十五日,即杰克遜因被控非禮一名十三歲男童要出庭應訊的前一晚,在加州圣瑪利亞市一所汽車酒店,來自圣羅薩市的慈善機構雇員利薩道恩.馬貝爾沖進一個房間,揮動著手上一本照片簿高聲說:“誰要看我的照片?”
有人回答說想看,于是兩人便坐下來翻看照片。馬貝爾在旁解畫說:“我有條杰克遜床單,杰克遜巧克力,一切有關他的東西,我住處有一個杰克遜博物館,我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我只讓我想他看的人進去看。看,這是一個真人大小的杰克遜雕像,但其實它比他真人大,雕像高六呎四吋,而他不過五呎七吋。”
房間內共聚集了十多名杰克遜的歌迷,他們到圣瑪利亞來,是準備要給予面對官司的杰克遜精神上的支持。他們全都不信杰克遜曾非禮那個孩子,因為他們感覺到杰克遜十分愛孩子。
盡管官司令杰克遜的聲譽受損,盡管他的唱片銷量大減,但從法院外的支持者陣容看,他的忠實歌迷可真的永遠對他忠實,而且隨著他面對的麻煩愈多,他們對他的支持愈顯堅決。
當然,那些在法院外舉著標語牌大叫支持杰克遜的人中,也有些是到來渾水摸魚的機會主義者,例如藉此爭取出鏡見報機會的小歌星。另一些黑人亦不一定是杰克遜的歌迷,他們只是覺得杰克遜因為是黑人而被不公平對待,故此必須表示抗議。
可是,聲援杰克遜的人群,主要由三十五歲以下的中產婦女組成。她們覺得自己跟杰克遜有著一種獨特而神秘的聯系,她們認為杰克遜無辜且純真,她們認同杰克遜的價值觀----慷慨、人性和愛,她們不滿好人被迫害。專程從倫敦飛來支持杰克遜的美容顧問積琪.斯科特說:“杰克遜愛說,『假如不是為了世上的孩子,我早便放棄了』。當杰克遜被捕后,我終于明白他話中的意思。在一個竟能發生這種事的世界,假如不是為了無辜的一群----孩子和動物----根本就再不存在希望。”
傳媒和其它人不斷拿杰克遜的奇異行為和多次整容手術來作文章,但杰克遜的歌迷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對。二十三歲的佐治亞洲巴克斯利市雜貨店售貨員米卡赫.坎普爾對拿杰克遜的容貌來調侃的人說:“他的樣子確跟二十年前很不一樣,但我跟二十年前也不一樣啦,難道你跟二十年前就一樣嗎?沒有人能二十年不變。”
假如要選“杰克遜歌迷之后”,那三十歲的意大利歌迷戴安娜.達洛一定當選。她十五歲那年在一個報攤上看到雜志封面的杰克遜照片后,立即便迷上了他。
“我從未見過像他那樣奇異美麗的人,”她說。
自此,她便不斷收集有關杰克遜的一切。十年前她首次有機會見到杰克遜,令她對杰克遜的迷戀程度更加深。她把自己收藏的杰克遜紀念品出售給其它歌迷,籌錢跟著杰克遜到各地演唱。
她自己也解釋不了因何如此迷戀杰克遜。“感情是無法解釋的。”她說。
盡管如此,她卻道出了杰克遜歌迷的普遍共同點:“他們中許多來自破碎家庭,許多生活在單親家庭,許多女孩子有飲食失調癥。他們試圖自杰克遜身上獲得某些彌補。另一個杰克遜歌迷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很孩子氣。看我們,我們都三十歲了,但看我們的衣著,看我們的行為,你說我們的年紀有多大?至少比真實年齡小十歲。我們都是不希望自己的童年結束的人。”
據分析,盡管杰克遜的歌迷許多是單身女子,但對他的迷戀完全不含性的成份。有一批多達數十人的歐洲女歌迷,不但很有教養,衣著趨時,也長得頗漂亮。她們雖然已近中年,竟自稱“女孩子”。她們最大的樂趣是追隨杰克遜作世界巡回演唱,或者僅在“夢幻樂園”外等候,希望杰克遜進出時能發現她們。杰克遜很多時都能認出她們,有時邀請他們共晉晚餐或看電影。
杰克遜的前公關斯圖爾特.巴克曼,未離職前一直負責跟歌迷聯系。他指出:“杰克遜的歌迷在夢幻樂園外守候三個星期,不是因為杰克遜是個偉大歌星,而是因為他是個偉大的人。他在傳達一個訊息,就是我們要消除膚色的歧見,我們應看重人的內心而非外表,假如我們都能這樣做,我們就能治好世界的創傷。”
來源:香港大公報、作者:蔣晴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