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三日電 題:“民營經濟很快會形成燎原之勢”——訪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省長張文岳
中新社記者戴亞平 金果林
“兩會”記者會上,有記者遞給遼寧省省長張文岳兩組數據:
二00三年,浙江省GDP九千二百億元人民幣,其中民營企業占百分之七十點一;遼寧省GDP六千零二億元人民幣,民企只占百分之四十二。
對數字非常敏感的遼寧省省長張文岳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脫口而出:“民營經濟將成為振興東北的重要力量,遼寧將像核裂變一樣激活民營經濟。”
興辦勞動者擁有的企業
張文岳給記者開出了振興遼寧經濟的時間表:二0一0年基本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任務,GDP翻一番,爭取達一萬一千八百億元人民幣,外商投資增長率百分之十五,城市居民收入一萬二千五百元人民幣,農民純收入五千五百元人民幣。
張文岳主張大量興辦勞動者擁有的企業。他用簡潔的語言詮釋遼寧的最新政策:
“勞者有其財,能者有其得,困者有其所。”
張文岳的話是對發展私營企業的新理解,他認為,遼寧相當多的人擁有生產資料,遼寧就會富起來,遼寧全社會就富起來。
他說:遼寧的民間資本有九百億元,讓大家把手里的錢轉化為經營資本,出一批民辦、民營、民有的企業。社會財富增加了,遼寧就會更有凝聚力、創造力。
張文岳說,遼寧振興雖然不能再走東部發展的老路,但民營經濟的發展,對于遼寧振興來說卻至關重要。遼寧要靠發展民營經濟和引進外資經濟來激活國有經濟。凡是民營企業反映的問題,政府將以最快的速度辦好。他說:“民營企業的發展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出現,要像種樹一樣,要有根,政府的責任就像園丁一樣,給樹苗澆水、除草,排除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阻力。”
國有資產既是遼寧脖子上的枷鎖,也是它重新崛起的資本。張文岳說:“民間資本的加入,將使龐大的國有資產像原子能一樣釋放出來,產生強大的動力”。
他認為,引進民營資本,國有企業垮不了。目前進行的國有企業機制改革和投資體制多元化,將注定國有企業的新生。
共和國“長子”重任在肩
這位創下中國僅代理七天就轉正為省長紀錄的遼寧省省長,在省長位子上僅坐熱不到兩周就進京參加“兩會”,他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匯報遼寧人民為“振興東北”所積蓄的熱情和所付出的智慧。
在這位省長眼中,工業基地就意味著祖國的擎天柱和脊梁。遼寧過去是國家的脊梁,未來仍要做國家的脊梁。只不過這個脊梁被重新賦予新的機制,置于新的環境,注入新的內涵。
如此,遼寧裝備制造業仍需大力振興;石化、冶金、建材等優勢產業仍需做大做強,高新技術、農產品加工業、現代服務業更需做大做強。
在這位省長心里,工業基地就是他心中的寶,那些農業省沒有工業要上工業。遼寧有著如此強大的工業基礎,豈能放而棄之?
在這位省長的腦海中,遼寧的鋼鐵業、汽車業、船舶業、機車業、石化業、機床業的雄風重振已是指日可待,來日可期。
東北將成為全國經濟增長點
張文岳雖身在北京“兩會”,但為了他的四千二百萬父老鄉親,他不得不穿梭往返于京城。他的秘書遞給記者一份省長的工作日程表:五日,同日本大使阿南惟茂餐聚;六日,同法國大使餐晤;七日,與韓國大使八日會晤,會晤交通部官員;九日,接連同發改委、財政部、開發銀行、中國工商行要員晤談;十日,拜會商務部領導;十一日,同新加坡大使陳燮榮餐唔;十二日,東三省與科技部簽訂協議;十三日,會晤澳大利亞大使;十四日,會晤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格。就在本社記者采訪的當天,上午接受了人民日報記者采訪,下午接受央視采訪,接著再同以色列大使梅逸達餐聚。
日程表顯示,遼寧事務已直接同外界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張文岳自受命之日起,就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他對此的自信是:一靠中央,二靠省委,三靠班子,工作一起干,責任一起擔。
張文岳說,遼寧已成為振興東北的前沿熱門地區,任務重,擔子重。政府要把科學的發展觀貫穿始終。
張文岳在新疆任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時,正逢西部大開發熱潮,此次他就任遼寧省長之際,又正逢振興東北國策出臺。
這位三年前從新疆到遼寧履新的省長樂觀地展望,就全局而言,振興東北經濟,東北將是全國經濟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