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俄羅斯專家評價,普京在連任中完成了個人權力制度的構建。但目前,俄羅斯作為強制精英承擔社會責任的工具的民主性正在消失。這使得普京構建的制度,危機不可避免
文/袁奇
正如大選前各方所預料,3月14日的俄羅斯總統大選成了普京一個人的舞臺。
莫斯科時間15日凌晨,對99%的選票的統計結果,普京獲得71.2%的選票。普京此次的得票率已經超過了他2000年第一次當選總統時的得票率。2000年,普京以超過52%的選票當選。
1999年最后一天的最后時刻,普京從前總統葉利欽手里接過了憲法文本和總統權利的象征——祖國一級勛章和核按鈕,走上了俄羅斯政治舞臺的中心。
2004年2月,在與大學生的一次見面會上,普京在談起當年的感受時說,他對葉利欽的提議,覺得“會是一種很痛苦的命運”,因為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當一國總統”。
四年過去了,普京的態度有了變化,他說:“正如大家所見到的那樣,我對擔當總統一職逐漸產生了興趣。”四年過去了,人們對普京的態度也在發生著改變。
為什么把票投給普京?
普京的俄文名、姓和父名的頭三個字母分別是B、B、Π,這在俄語中正好是“國內生產總值”一詞的縮寫。一些報刊往往就用BBΠ來代表普京的全稱,在許多俄羅斯人看來,它也許是天意——俄羅斯人該過上好日子了。
“許多俄羅斯人更傾向于把他看成是一個改革者,”卡內基莫斯科基金會俄羅斯國內政治與行政學會委員莉利婭·舍夫佐娃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的電話采訪時說,“對許多俄羅斯人而言,普京能成功地給人們漲工資,這就已經令他們非常滿意了。”
普京執政期間,俄羅斯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5%左右,最低收入水平提高了一倍,貧困人口減少了1/3。
改革者普京給人們帶來了實際的利益,人們愿意投他一票。
4年前,普京帶著“克格勃”的職業經歷,低調走上總統崗位。他給人高深莫測之感。4年來,務實而強勁的處事風格,驅散了普京在人們心頭留下的神秘迷霧,而人們對他的個人崇拜又再次給他套上了偶像的光環。
不過,莉利婭指出,俄羅斯人崇拜普京,并非建立在對其施政方針完全信賴的基礎上。
“事實上,在3月14日打算投普京一票的選民中,只有15%的人認為,普京在第一屆任期中取得了成功,其中最首要的成功是在外交政策領域;而大多投普京票的選民認為,普京在保持社會的穩定、保證俄羅斯公民安全和經濟領域的改革,并沒有取得有效的進展。”
由此看來,多數人對于普京的個人崇拜其實摻雜了一些復雜的成分。
“一方面,他們要投票選普京,因為目前而言,他們還沒有看到別的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但與此同時,他們對自己的選擇沒有把握,在政策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以及自己未來的福利保障等問題上,他們仍然對普京不那么放心。”莉利婭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普京完成個人權力制度的構建
在葉利欽執政后期走馬燈似地撤換總理、玩弄權術的政治游戲中,普京成了最后定乾坤的一個棋子。然而,普京在有幸接受葉利欽賜予的權柄的同時,還不得不繼承了葉利欽時留下來的“家族”勢力遺產——上世紀在90年代俄羅斯國內激進的社會經濟改革中暴富的大財閥和掌握政權的高官結合的利益共同體。他們在葉利欽時期執掌要職,逐步控制了俄羅斯的政治進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原因,加強總統集權成了普京上臺后的重點任務之一。
為此,普京借助老家圣彼得堡的“同鄉”和出身克格勃“同行”的力量,逐漸形成了所謂的“圣彼得堡幫”和有著前克格勃特工和軍隊成員背景的“強力集團”(“西羅維基”),不斷鞏固自己的政權基礎。
與此同時,針對“寡頭參政、操縱輿論、瓜分財富”的情況,普京在2000年“槍打出頭鳥”,查辦了愛唱反調的傳媒大亨古辛斯基和葉利欽時代有權有勢、被稱為“家族教父”的別列佐夫斯基,使他們被迫流亡國外。普京還通過股份調整的方式整頓媒體,削弱了一些寡頭對媒體的控制。隨著2003年末,打擊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行動告捷和議會選舉中“統一俄羅斯黨”成為操控政局的獨大力量,總統的權力集中化程度又上了一個新的層面。
但是聯系到“權力集中”問題,一些西方人士開始擔心,普京可能利用個人崇拜,通過選舉進一步加強總統權力,從而使得俄羅斯偏離民主化發展的正常軌道。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日前曾警告,俄羅斯面臨權力過于集中克里姆林宮的危險,缺乏制約力的“強總統制”、影響力式微的國家杜馬、正在失去獨立性的司法制度和國家對媒體的日益控制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令人擔憂。
身為少數派——俄羅斯自由民主黨成員的莉利婭認為,“普京當政的第一任期,在事實上限制和削弱了議會的獨立性。”但莉利婭同時強調,普通大眾并不覺得總統的權力集中有什么問題。“你到街上隨便問問他們是否擔心這樣的‘馴服圈套’,肯定沒有幾個人會回答‘是’。因為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經濟正呈現上升態勢,而且還在繼續發展,而普京提出的社會改革目標正好是這些人最為關心的重要問題。”
俄羅斯全球化問題研究所所長M·杰利亞金向中國的一家媒體如此評價說,此次大選的主要意義在于普京完成個人權力制度的構建。
杰利亞金進而分析,作為強制精英承擔社會責任的工具的民主性在消失,而這種精英階層是在葉利欽時代摧毀原有體系所形成的。這使得普京構建的制度,危機不可避免——在這場危機之前,俄羅斯至少有兩年的平靜時間——這場危機的開始時間和進程取決于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特別是取決于世界市場石油價格的變化。
原因是前一個階段俄羅斯經濟的穩定增長,是建立在高油價而非投資的基礎之上的。人們擔心,這種發展會不會是一種短期現象,要是5年后油價下跌了,又該怎么辦?
普京第二任期的使命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普京在第二階段的使命,首先集中在行政改革方面,而普京在大選前已完成了對政府機構重組;第二個方面是稅制改革,特別是消除“影子經濟”和提高能源和自然資源等壟斷行業的稅率;第三,繼續消除丘拜斯時期遺留下來的寡頭問題,加大反壟斷的力度;第四是聯邦制度改革;最后是教育及相關問題的改革。
由此看來,普京下一階段的目標是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但由于這一改革將觸及官僚階層、壟斷資本、普通民眾和地方勢力等方方面面的利益,任務是十分艱巨的。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成為普京下一個階段的重要障礙。
莉利婭說:“我一點也不懷疑普京處理問題的能力。我擔心的是,他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推行自己的改革。因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可能單單消除寡頭和反壟斷一條就足以拖兩年而未見解決。”
此外,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也是人們所擔心的一個問題,一方面存在著極富的人群控制著大部分的財產,另一方面還有大約27%的人群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所有的繁榮景象都只屬于莫斯科和各重要城市,那些偏遠地區的居民,包括生活在遠東、西伯利亞的人仍處在艱苦的條件中。
普京在獲得連任后表示,下一任工作最主要的任務是保證經濟增長。
“我們的做法必須是有條不紊的,因為錯誤的代價過于昂貴。”普京再次強調了時間對于他和政府的緊迫感。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總第1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