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一年,鳳凰臺過生日,全體鳳凰員工送給掌門人劉長樂先生一件禮物,打開一看,是一臺榨汁機。從此,鳳凰衛就有了鳳凰的“榨汁文化”一說。
企業文化堪稱現代企業管理之精髓,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在時髦的MBA教程中占有不少的篇幅,為CEO所津津樂道。企業文化常以富有感召力的語言提煉構成,以鼓舞士氣塑造企業形象。“榨汁文化”的確很類。
劉長樂認為鳳凰衛視的人是“一個人頂幾十個人”,每一個都被“榨”得很快樂。那當然他自己也常樂,因為7年“榨”出來的成果已響譽全球。“鳳凰樣式”更是被眾多電視臺學習和模仿。“鳳凰效應”對中國大陸媒體形成一種最為直接的外部刺激因素。
本來鳳凰衛視與央視無論是規模還是資歷根本沒有可比性。一個是45年臺齡的萬人大臺,另一個是7年臺齡700人小臺;年營業額央視是50億人民幣,而鳳凰只有8億人民幣;如今央視已有13個專業頻道,幾十億觀眾,鳳凰衛視雖然有中文臺、資訊臺、電影臺、美洲臺、歐洲臺,但中國內地的覆蓋率只有13% ,只有4000萬戶家庭收得到鳳凰的頻道。若論在海外的影響,央視就不如鳳凰衛視了,但敢于和央視叫勁的只有鳳凰衛視一家。近年來,鳳凰衛視幾乎捕捉到了全球所在重大新聞事件:9·11事件、俄羅斯劫持人質事件、伊拉克戰爭、宣戰SARS。鳳凰衛視同仁被“榨”出來的風采為鳳凰增光添彩。小臺干大事事事都精彩。
鳳凰衛視的“榨汁文化”源于劉長樂“職業事業化理論”。媒體行業有一個特點是創新的勞動。這個創新勞動需要激情,需要非常強烈的使命感和獻身精神。媒體人士所表現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狀態與他們與沒有投身事業的精神是密切相關的。
在鳳凰衛視首先被“榨”的是高層。譬如劉長樂本人,在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儼然是一個軍事指揮家,5、6個臺的電視新聞一起看,每天工作18小時,臺內人稱:老板是24小時不休息的“神人”,站在他身邊,你會感到每一個細胞都在亢奮中。
在伊拉克戰爭中獲得“戰地玫瑰”的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以她敬業勇敢的鳳凰人精神,被人們把她的名字與蕭乾、海明威、克朗凱特、特里、勞埃德排在一起,成為新聞驕子。這朵“戰地玫瑰”之所以生猛芬芳,不讓須眉,固然與作為平臺的土壤、水分關系密切,但那更是鳳凰衛視的“榨汁文化”使然。鳳凰凝聚了一批中國的精英分子,每一個人都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榨汁文化”就是小臺大事的精英文化。
伊拉克戰爭硝煙未散,鳳凰衛視又轉戰北京,在全人類抗擊SARS的大戰中“榨汁文化”再顯神功。
2003年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正式公布北京疫情,這是中國政府對宣戰SARS的重大轉折。因事前被告知不能做實況轉播,各家電視臺均已放棄。鳳凰高層敏銳地覺察到SARS疫情的蔓延,可能會有重大新聞公布,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執行副總裁中文臺臺長五紀言加強政治公關攻勢,繼續堅持申請直播。并保留衛星國際傳送信號。就在新聞發布會會前3分鐘,鳳凰衛視直播申請被批準,隨即,國務院新聞發英會現場信號通過鳳凰衛視向全世界發出,使央視大跌眼鏡。此后,鳳凰人精神被“榨”得淋漓盡致。
4月22日,由劉長樂、王紀言親自策劃的一小時現場直播新聞特別節目《宣戰SARS》開播,主持人胡一虎以環球連線、現場播報的方式從周一到周五不間斷地報告SARS的進展,并就觀眾的要求請兩岸三地的專家會診,劉長樂的要求是:我們的心跳是和家屬同步的!整個節目從策劃到播出只有20小時,堪稱奇跡。
4月24日,專題系列報道《新兒女英雄傳》播出,這是鳳凰深圳影視基地曹葒用DV拍攝的專題片。第一集《他們在最前線——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專訪》一播出,鳳凰就接到中宣部部長劉云山的電話,復制三盤帶子,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要看。
4月26日,談SARS專家走進《世紀大講堂》,4月29日,正在康復中的主持人劉海若參與宣戰SARS的連線播報。
5月1日,閭丘露薇、鄭浩、陳曉楠、阮次山一行20多人的采訪隊伍在北京疫區大干了一場。5月3日,特別報道《北京一日》問世大受好評。觀眾看到了臨危受命的北京代市長五歧山指揮若定、干脆利落的大將風度。市委書記劉琪實事求是、關心群眾的人文精神,小湯山大轉移壯烈的場面,護士張薇過生日的悲喜淚水。
為什么鳳凰衛視近年來總會在重大事件新聞報道中屢創奇跡,因為在鳳凰團隊里永遠有那么一種創造奇跡的激情,如果誰想偷懶、想怠慢、自已就會無地自容。
媒體大戰如戰場,鳳凰團隊精神讓那些沒當過兵的人都變成了一個戰士。軍隊一直被認為是最個有效率的組織,而軍人出身的管理者則似乎有點得天獨厚的指揮能力。在鳳凰的“榨汁文化”中,一種相信你行的目光叫每個人都身不由已地去拼命,這不是用任何“商業行為”可以詮釋的,因為他們不是簡單的生活在現實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中,這支華語電視精英隊伍將在全球電視媒體大戰中勝出。(來源:《南方電視學刊》2003總第42期 作者:劉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