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本刊記者/楊中旭 馮亦斐
美國以反恐為由要求對簽證和入境者進行指紋鑒定,被中國等國認為是一種歧視性做法,侵害了別國公民的隱私權(quán)和人格尊嚴。中方也對美采取了相應(yīng)措施
3月22日,是美國駐華使館簽證處開始實行“按手印”的第一天。據(jù)了解,當天共有約300人在簽證處與簽證官面談,沒有人拒絕提供指紋。
美國國務(wù)院負責亞洲事務(wù)的公共事務(wù)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項計劃)是美國通過生物測定手段來加強邊境安全的努力而實施的全球性計劃的一部分。”
或許很少有人會因為不愿“按手印”而放棄進入美國,但美國的此項政策卻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彈。
在這之前的1月5日,全球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時,已被開始要求留下指紋并拍攝數(shù)碼照片,留作美國政府出于反恐怖目的建立的檔案。得以幸免的有加拿大、日本、英國等28個國家,均為美國的盟國。而此次要求簽證時留下指紋,是用于入境時進行比對鑒定。
美國的這一單邊舉措又一次激怒了國際社會。2004年3月24日,中國駐美大使楊潔篪緊急約見美國助理國務(wù)卿凱利,就美方提取我赴美人員指紋一事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楊潔篪重申了中方立場,指出美方不顧中方多次交涉,采取歧視性做法,侵害了我公民的隱私權(quán)和人格尊嚴,實際上是對人權(quán)的侵犯。
中國外交部指出,美方一再聲稱此做法是全球性措施,但這與加拿大等28國公民赴美不但不留取指紋,而且享有免辦簽證待遇是矛盾的。這實際是一種歧視,中方不能接受。
和中國一道,俄羅斯、波蘭、巴西等國家也紛紛表達了他們的不滿。
3月30日,中國外交部傳來消息:中國采取措施回應(yīng)美國留取指紋的做法,包括對美方持外交、公務(wù)護照、因私來華者,一律按其來華目的頒發(fā)相應(yīng)普通簽證,并收取簽證費;中國駐美使館將對申辦來華簽證的部分美國公民進行面談;今后凡美國公民來華,不得申辦口岸簽證,必須事先在境外辦妥來華簽證。
反恐戰(zhàn)略下的親疏有別
“美國首先還是出于反恐的考慮,”外交學院外交系外交學教研室主任張歷歷副教授對本刊說,“但非常不友好。”
美國國務(wù)院負責亞洲事務(wù)的公共事務(wù)官員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電話采訪時一再強調(diào),提取指紋“并不只是針對中國的,是一個全球性的、由美國國會批準的計劃”。
當本刊記者問到,中國也是全球反恐聯(lián)盟中的重要成員,并且中國公民對美國而言從來沒有任何惡性記錄,為什么把中國包括在內(nèi)?這位官員并未正面回答,她只是說,被豁免的歐盟等國家是現(xiàn)存的簽證豁免計劃里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兩年半前的“9·11”事件改變了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美國正式走上了單邊主義的道路。從那時起,美國不斷加強國土安全保護,這次的指紋提取只是這一戰(zhàn)略下的一個步驟。
2002年,美國國會制訂了相關(guān)的加強邊境安全和簽證入境改革法,國會指示在頒發(fā)簽證時必須進行生物測定(指紋掃描)。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美國已有63個領(lǐng)事處采用了指紋掃描手續(xù)。在今年10月26日之前,美國所有駐外頒發(fā)簽證的使領(lǐng)館必須對絕大多數(shù)非移民簽證申請人進行指紋掃描。
據(jù)估計,單在2004年,就會有大約2300萬人次在全美國115座國際機場受到這種新舉措的影響。今年2月剛剛?cè)ミ^美國的人民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教授談及此事時說:“有點不愉快,有點歧視的味道。”
“其實,美國在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舉動,即升高國土安全級別,比如二戰(zhàn)時把在美國的日本人都關(guān)起來,非常侵害人權(quán),這在特殊情況下可以理解。”時殷弘接著說,“但在目前的國際背景下,就顯得有些不顧他人的感受。這與美國對外政策的風格有關(guān)。”
“9·11”只是一個借口?
“實際上,‘9·11’只是一個理由,甚至是借口,”從北京赴美留學的耶魯大學研究生工會國際學生委員會委員、曾任該委員會主席的秦勤這樣說,“他們(指部分美國右翼人士)在1995年前后就有想法了。”
秦勤所說的“想法”,是指——美國右翼保守勢力認為,大量外籍學生學成后滯美不歸,搶了美國人的飯碗。美國有必要解決這一問題。基于此,他們提出了一些構(gòu)想,比如上文提到的加強邊境安全和簽證入境改革法。但在當時,這一構(gòu)想遭到了人權(quán)組織及美國一些有識之士的強烈反對,因為它明顯帶有侵犯人權(quán)和歧視他人的成分,與美國憲法“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背道而馳。
“但是,以‘9·11’為理由把它再一次提出來,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就很少有反對意見了。”秦勤通過越洋長途電話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需要指出的是,實施“9·11”恐怖襲擊的基地組織成員,正是以學生身份進入美國的。
“驗指紋其實對我們影響并不大,它只是美國所走的一小步,令你覺得無關(guān)痛癢,”秦勤說,“但是有計劃的若干個小步集合在一起,就是一大步了。”
令將要赴美和已赴美留學生最痛苦的,無疑是美國的背景審查制度,它要求對赴美留學者特別是學習敏感專業(yè)的學生進行繁瑣的背景審查。與“指紋鑒定”一樣,它也是被以反恐理由提出來的,但同樣被認為是美國日趨保守的一個信號。
超過半數(shù)的中國赴美留學生遭遇過這項幾無規(guī)律可循的制度。美國政府花費在每個留學生身上的平均背景審查時間為70天。一名廣東籍清華學生,畢業(yè)后申請赴美學習簽證,竟遭到了長達1年的背景審查。這名同學覺得哭笑不得:一個還沒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背景能有多復雜?
然而,加強邊境安全和簽證入境改革法確實發(fā)揮了作用。2月底,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報告說,申請美國大學碩士班和博士班的外國學生普遍下降,紐約大學(NYU)說該校的中國學生下降了50%。美國《僑報》報道,上周,“研究生院會議”的報告說,90%的美國大學研究院都報告說外國學生人數(shù)下降,今年申請美國大學研究所的外國學生降32%,以中、印學生為主。
中印學生,正是和美國學生“搶”飯碗的外籍學生中優(yōu)勢最大的。但是,“離開中印的高科技人才,美國得有多少實驗室玩不轉(zhuǎn)?”身為耶魯大學工程學院研究生的秦勤自信地說。
來自全球的反對
歷史上,美國通過成功的移民,使美國在幾乎每個領(lǐng)域都聚集了世界頂尖的人才,愛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美國兩年半來的所作所為,給人一種日趨保守的感覺。
巴西是最早反對的美國“指紋政策”的國家。從今年1月起,巴西冒著旅游業(yè)受影響的風險對美國采取了對等措施。1月14日,美國一航空公司機長還因?qū)@一規(guī)定豎起中指而遭到巴西當局1.275萬美元的罰款。
俄羅斯官方保持了冷靜的態(tài)度,但俄外交部也對此“表示了不安”。并且,俄羅斯國內(nèi)也有要求對美國采取對等措施的呼聲,部分右翼人士甚至“要美國人留下腳印”。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盟友波蘭也對美國不滿。波蘭首都華沙市市長萊赫•卡欽斯基說,他將取消今年4月訪問美國的計劃,以抗議美國對入境外國人實施拍照和提取指紋的舉措。卡欽斯基對記者說:“只有在不需要拍照和留指紋的時候,我才會赴美。”
以秦勤、萬千(耶魯大學中國學生會主席)等為首的,由耶魯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合會和學生工會發(fā)起,并得到全美多所高校支持的促進安檢改革的電話會議日前在耶魯大學舉行,呼吁各地中國留學生支持簽證改革,并由各校或相關(guān)機構(gòu)向國會、國際學生聯(lián)合會等機構(gòu)提出支持簽證改革的提案,以提高背景審查和簽證的效率。他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希望能讓美國主流社會認識到簽證問題的嚴重性,并由此團結(jié)所有關(guān)心正義和自由權(quán)利的人,一起推動改革,為在美國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國學生和學者爭取到公平的待遇和平等的權(quán)利。
“不過,美國的這類行為還會繼續(xù)發(fā)生”,張歷歷副教授指出,“因為美國認為其本土仍有被第二輪攻擊的可能。并且,恐怖主義正在蔓延。”
至于這一事件的發(fā)展趨勢,時殷弘教授說:“這取決于恐怖主義的威脅程度,取決于美國人對恐怖襲擊的心理承受程度。”
(本刊記者田冰對此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