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星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納型衛星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新華網報道,北京時間4月18日23時5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試驗衛星一號”和搭載的“納星一號”科學實驗小衛星送入太空。
報道評價稱,這標志著中國小衛星研制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報道稱,火箭按預定計劃準時點火升空飛行10多分鐘后,釋放“試驗衛星一號”;30秒鐘后,釋放“納星一號”。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測控數據表明,“試驗衛星一號”和“納星一號”兩顆科學實驗小衛星已準確進入了各自的預定軌道,這次一箭雙星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試驗衛星一號”是中國第一顆傳輸型立體測繪小衛星,重204公斤,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和西安測繪研究所共同研制,主要用于國土資源攝影測量、地理環境監測和測圖科學試驗。這顆衛星采用了一體化設計思想,應用了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飛輪控制的姿態捕獲、衛星大角度姿態機動控制、微小衛星高精度高穩定度姿態控制、衛星自主運行管理等多項微小衛星的前沿技術,探索了中國微小衛星技術發展的新途徑。衛星經在軌測試后,將交由中國科學院衛星遙感地面站使用。
“納星一號”是一顆用于高新技術探索試驗的納型衛星,重量小于25公斤。這次發射,主要是通過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納衛星平臺并進行航天高技術飛行演示。其主要任務包括CMOS相機對地成像試驗、微型慣性測量組合的搭載試驗、微小衛星的軌道保持和變軌試驗、衛星程序上載與軟件試驗和部分元器件的搭載試驗等。衛星的成熟技術將用于光學成像觀測和環境、資源、水文、地理勘察及氣象觀測、科學實驗等。
據航天專家介紹,由清華大學和航天清華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納星一號”,是中國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顆納型衛星,標志著中國在微小衛星這一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航天專家介紹說,納型衛星是基于微電子技術、微機電技術、微光電技術等微米/納米技術而發展起來的新型微小衛星。納衛星質量輕,有的僅重幾公斤,衛星的一體化設計和集成度更高,是當前國際航天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體現了航天器微小化的發展趨勢。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英國等國家相繼成功發射了納型衛星。“納星一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成功進入這一領域的少數國家之一。
用于這次衛星發射的是“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制。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76次飛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連續第34次獲得成功。
據有關專家介紹,這次發射的兩顆科學實驗衛星屬于小衛星和微小衛星系列。小衛星和微小衛星是隨著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微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型衛星。小衛星的特點是技術新、研制快、投入少,可以更方便地以分布式的星座來執行空間任務,因而在國際航天領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應用越來越廣。
目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重要進展,已基本形成可覆蓋25公斤到1000公斤范圍內的系列小衛星產品,并在科學實驗、資源普查、災害預報、測繪勘探、環境和農業的監測等領域發揮了獨特優勢和作用,顯示出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奚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