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溫州四月二十一日電 題:全國房地產商和媒體爆炒“溫州人”
中新社記者 朱小央
溫州市房地產博覽會今天落幕,這已經是今年在溫州市區舉辦的第五屆全國房地產銷售會展了,每次都深深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商和新聞媒體,希望借溫州人的財力和一雙慧眼,將本地的樓盤推銷出去,是否每次都能達到目的,只有開發商自己最清楚。但是,當全國各媒體紛紛指責溫州人將全國的房地產價格炒高的現象時,實質上是房地產商和媒體合作炒作溫州人。
近段時間來,翻開報紙登陸網站,鋪天蓋地的地產報道都在指向溫州人的購房行為。其實,說溫州人炒高了全國樓市,實在是沒有多少貨真價實的依據。但是,樓市在溫州人手里和媒體的爆炒之下,的確出現了許多奇觀。
奇觀之一:初始,溫州人猛炒溫州市區本地樓盤,從一九九七年平均每平方米不到二千元人民幣的價格(當時還出現大量的空置房,為政府所苦惱),猛炒至今天的平均每平方米超過六千元人民幣,并且出現全國罕見的奇貨可居的現象。新樓盤尚未動土,樓花就被幾番炒作,價格不斷抬高。如今的中國,什么都是買方市場的情況下,溫州市區的樓市出現罕有的賣方市場。這種現象令中國其他城市的開發商很是羨慕。
奇觀之二:溫州當地媒體首先發現了“溫州人”這一品牌魅力,從二00一年八月開始組織了購房團,最初去的是杭州、上海,嘗到甜頭后,范圍逐漸擴大。借助媒體的力量,溫州購房團的影響日漸提高,以致于出現今天這種全國各地都將其難以在本地銷售的樓盤拿到溫州來銷售的局面。在溫州這個并非中心城市的地方舉辦的房展會,竟然在實質上辦成了全國性的房展會,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但是,溫州人究竟買下全國多少樓盤,實在難以統計,各地房地產開發商究竟因溫州人購房而得到多大的好處,也無法調查。唯一真實可見的是,組織者的腰包鼓了起來。
奇觀之三:作為溫州人,參加購房團到外地看房者絕大多數是中年婦女,以至于后來出現了太太購房團。購房團的收費大大低于旅游團的收費,因為僅僅就組織購房團這一行為來說,組織者做的是虧本買賣。
奇觀之四:隨著溫州購房團的出動,引發各地“狼來了”的呼聲。溫州人真的有那么大的能力,通吃全國各地的樓盤?溫州人真的就那么笨,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來樓盤被套牢?一個媒體比較公認的數字是,溫州人用于外地購房的資金是一千個億人民幣,如果這個數字屬實,那么,銀行搭進去的人民幣就是四千五百億到五千億,這還了得?溫州總人口才七百四十萬,還有兩個貧困縣。如今溫州人買房,肯定要按揭貸款,因為,溫州民間和農村信用社(利率上浮試點)的借貸利率遠遠高于按揭貸款利率。重慶的樓盤借溫州購房團的到來之東風,一下子將樓盤每平方米抬高了一千元人民幣。要知道,炒樓就像炒股要有人接盤。而樓盤最終要落在居住者手中。如果溫州人買樓不為自己住,最終接盤的就是當地老百姓。南京市為了阻撓溫州購房團猛炒南京樓盤,采取了憑身份證,每人限購一套的辦法,據媒體報道,清查中,尚未查到一張以溫州人身份證簽下合同轉手倒賣的房子。說明南京人或者是庸人自擾,或者借此炒作難以銷完的樓盤。蹊蹺的是,每次溫州房展,都有南京樓盤的身影。
奇觀之五:在溫州市區本地組織的全國性的房展會,組織者次次都非常成功,每次房展會一結束,當地媒體總會報告一個數字,成交金額多少云云。但是,要知道,那只不過是協議或意向罷了,真正簽下合同才算是交易成功啊,房子都沒見著,馬上簽合同,可能嗎?各地的媒體都拿著雞毛當令箭,轉手就當新聞發。
奇觀之六,一方面媒體紛紛指責溫州人炒高了全國樓盤,一方面各地開發商又心急火燎地向溫州人推銷樓盤,恨不得全部的樓盤都讓溫州人接走。一般人的理解只能是,開發商和媒體爆炒溫州人,其目的是抓緊向本地百姓推銷樓盤。他們向消費者傳遞的信息無非是,趕快買房啊,溫州人來了房子就買不到了,價格就高了。要知道,開發商的利益和媒體的利益是緊密相聯,高度一致的。但是,只要冷靜思考,就會明白,溫州人真的那么傻?要是真的傻,溫州也不會成為中國最早走市場經濟道路的城市了。為什么不說廣州深圳的房子都被溫州人買斷了,炒高了?因為,廣州深圳的老百姓不理媒體這個茬。
而且,溫州當地舉辦的房展會,卻引發全國各地的開發商熱衷參與,其熱鬧的背后,是否可以理解為有的地方真的出現了即將破了的房地產泡沫,樓盤積壓賣不出了?因為房屋畢竟不是一般的商品,要在當地流通銷售消費為主才是。這真的要引起人們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