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28日,從北京首都機場出港的旅客,在機場航站樓內購買航空意外險時多了一種選擇:國內19家保險公司的共保航意險,或者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航意險。
自此,19家保險公司組成的航意險共保體,將與中美大都會公司共同分食機場航意險這一市場。
航空意外險,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險種,從19家保險公司航意險共保體坐享若干年,到今年3月突然半路殺出中美大都會意欲獨享機場航意險市場,再到打破僵局雙方最終“握手言和”,沸沸揚揚的航意險風波似乎終于在28日這一天塵埃落定。
出港旅客在機場購買航空意外險,此前是在機場建設費柜臺購買。據悉,隨著中美大都會正式進入首都機場,這一流程也進行了調整:機場建設費設專柜售賣,同時將航意險柜臺移入隔離區內。此次設立的航意險專售柜臺,位置分別設在安檢區域、問詢處附近以及幾個登機口的旁邊,旅客在通過安檢區后可以就近購買。
首都機場有關人士解釋,隨著首都機場旅客流量的不斷增加,航意險銷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客流高峰,節約旅客值機和安檢之前的時間,緩解運營壓力,機場進行了流程調整。“與流程調整同步”,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28日進入機場航意險市場,旅客可以自由選擇投保。
無論是共保體,還是中美大都會,在機場銷售的航意險產品并無不同,每份20元,保額40萬元。有關專家認為,中美大都會的進駐,至少在服務上,雙方的競爭最終會使消費者受益。(齊雁冰)
背景資料:什么是航空意外險?
航意險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險種。很多國家并沒有航意險,據介紹,盡管機票當中已經包含了公共責任險,即在發生空難時航空公司作為運營方會向遇難旅客家屬進行賠付。但由于國內生活水平較低等多種因素,空難賠償額顯得太低。針對這種情況,1989年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民航總局三家共同設計了航意險這一產品,讓旅客自由購買,以彌補空難補償的不足,減輕家庭和政府的負擔。經過多年經營和航空旅客人數的迅猛增長,這一險種日益得到旅客的認可和關注,具有了廣泛的市場。
事件回放:航意險風波
3月10日,京城19家保險公司的負責人被告知:從3月15日起,由這19家產、壽險公司集體共保的航空意外險產品,將不能在首都機場進行銷售,首都機場將只代理當時尚未開業的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獨家航意險產品。原因是航意險共保體在管理方面不夠規范。
3月25日剛剛開業的這家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首都機場集團和美國大都會各自持有其50%的股份。
一時之間,這種行為涉嫌壟斷和保險銷售的不正當競爭之聲四起。
針對此事,首都機場集團有關負責人稱,選擇代理哪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屬于商業經營行為。代理中美大都會人壽的產品正是股東雙方的一種合作形式。有關專家認為,借助于機場這一具有自然壟斷地位的場所獨家銷售保險,確定無疑屬于不正當競爭,首都機場作為代理方,完全可以選擇合作方,但應該通過公開的招投標方式進行,而不是指定與自己有利益關系的企業。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教授郝演蘇則更為嚴厲地指出,美國大都會人壽擁有130多年的歷史,在美國有著非常良好的口碑和雄厚實力,而這樣的口碑和實力正是與對手在公平的競爭中贏來的。因此,大都會進入中國市場也應該采取公平的手段,而不是通過壟斷的方式。他表示,這樣會侵害消費者的自由選擇權,也會影響公司自己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