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7日電 8月24日的瀟湘晨報報道說,在湖南省展覽館舉行的一個專場招聘會上,日本侵略者曾經(jīng)用過的帶有恥辱色彩的“良民證”這一稱呼,竟出現(xiàn)在招聘會場,并成為某公司錄用員工的必須證件之一。
今天的中國青年報刊登評論文章指出,如此情狀,彰顯國恥教育的缺位,實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尷尬。
八年被侵略的歷史,對國人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恥辱。因而,異域強寇曾經(jīng)強行發(fā)放的“良民證”,使這個詞語具有了特殊的含義,起碼在目前,仍然不只是字面意思那樣簡單——這是國恥的象征。正因此,很多求職者表示了憤慨。
但該公司人事主管姚某辯稱,“良民證”的含義是指“良好市民證”,“并不知道當年日本侵略者曾使用過這個字眼,不知道這是一個在千千萬萬國人心中留下傷痕的詞語”。另悉,在招聘會現(xiàn)場,一部分求職者也稱不太了解這段歷史,對“良民證”一說沒什么感覺。
對姚某等人的行為當然應(yīng)予斥責,但單純的斥責未免失之情緒化。文章認為:如此情狀,彰顯出國恥教育的缺位,實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尷尬。
愛國主義是一種最深厚的民族情感,這一情感,從內(nèi)容上可分為國榮意識與國恥意識。所謂“國榮意識”,就是通過了解民族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輝煌,激發(fā)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國恥意識”,則是通過對民族發(fā)展歷史中落后挨打受欺辱的羞恥體味,激起的憂患之心,以及通過這種憂患之心激起強烈斗志。
文章說,“良民證”鬧劇表明,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尚有明顯的缺憾之處?谷諔(zhàn)爭過去不足60年,一些年輕人便淡忘了那段恥辱的歷史,誰之過?
相比國榮意識教育,文章認為國恥意識的教育其實更為重要。通過國榮意識教育,讓每位國人充滿自信固然必要,但只是自信而不知自恥,這種自信便是盲目的,是一種危險的“自大”。只有通過充分的國恥教育,才能在每位國人心中埋下自強不息的種子,激勵人們發(fā)憤圖強,即便遭遇危難時刻,以哀兵之師,亦定可挽大廈于將傾。最充分最成功的愛國,首先應(yīng)是不讓國恥重演,并盡可能地洗刷國恥。所以,圍繞國恥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才是最到位的。(郭之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