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有人說我是現代福爾摩斯,是一個讓全世界兇手睡不著覺的人,其實我做的事情,只是為無辜的人洗雪冤屈,晚上睡覺能做一個好夢而已
2004年8月30日下午2點半,當一位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的中年人走進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的會議室,滿面微笑地向等候的各位記者打招呼時,大家都有一絲詫異:眼前這位溫文儒雅的男子,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大學教授,而非全世界公認的國際刑事鑒識科學界的頂尖權威李昌鈺博士。
美國東部時間8月28日上午11時(北京時間28日晚間11時)李昌鈺在美國紐約喜來登飯店舉行記者會,公布臺灣“3·19槍擊案”的最后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表明,3·19槍擊案并非政治謀殺。
第二天,8月29日,李昌鈺應中國公安部的邀請,抵達北京。李向北京知會了他剛剛完成的槍擊案調查結果,隨后到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與北京同行學術交流。
在美國,李昌鈺的工作,就像喬丹的球衣、泰森的拳套一樣吸引孩子
在美國,李博士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40年來,李昌鈺在美國各州和全球17個國家、地區參與調查6000多起重大刑案,以精湛獨到的刑事偵查與鑒識技術,屢破奇案。
在美國,許多兒童被問及長大后的理想時,他們的回答都是“我要做Dr.Lee(李博士)!崩畹墓ぷ鳎拖駟痰さ那蛞隆⑻┥娜滓粯游⒆印
李昌鈺經手的案件包括辛普森案件、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戰犯、克林頓總統前任白宮律師自殺案、肯尼迪被暗殺案的重審、9·11世貿大樓事件后的法醫勘查、華盛頓地區狙擊案件和2004年3月陳水扁和呂秀蓮中槍之案。
新聞周刊:您選擇這個行業的時候是您小時候就有這個夢想,還是陰差陽錯的選擇?
李昌鈺:機遇很重要,我在這個方面也有興趣。我因為有機會到美國去深造,深造完后,正好鑒識科學變成很重要的一個學科,所以最近幾年做了很多研究。我是破了很多大案件,很多人以為我生下來就想做這個,其實并不是。
新聞周刊:您對“神探”的封號怎么看?
李昌鈺:我已經做了這么多年,你說我能夠下包票案子能破嗎?不能的。外面傳說我是“神探”,那是因為只聽到我破了的案,沒有聽到我沒破的案。
新聞周刊:怎樣才能成為一個神探?
李昌鈺:中國人都有這個特長,就是做事都很認真,這是第一點優點。這些老美沒有我們認真的精神(笑)。
第二個要有邏輯的思維,思考一定要很周密,任何小的細節都不要放過,不要一開始就帶著主觀意見,尤其破案的時候,刑警絕對不能有主觀意見。
第三,要有很好的記憶力。
第四,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我們牽涉的學科太多了,像今天我們討論DNA,但除了DNA還要懂化學、物理、生物——什么都要懂,有點像博物學家,什么都要知道一點,然后知道怎么應用到實際中。
第五,要有團隊精神。任何案件都不是一個人能破的,怎么跟大家合作很重要。
第六,是知道怎樣運用信息。比如報紙用的字體,我們只要看一個字就知道它來自哪個報紙,因為常常有恐嚇案件,是剪報紙上的字貼起的,我們要找筆跡,所以印刷啊什么都要知道一點。
新聞周刊:這么說您旁邊應該有很多華生了?
李昌鈺(笑):每個人都說是我的華生。(李拍了拍坐在他身邊的康州警署首席法鑒牙醫Gus Karazulas的肩膀,笑著說,)他也自稱是我的華生。(頭發花白的Gus,已經跟隨李博士27年了。這次他推掉了很多事情陪李昌鈺來中國,在演講的時候,不停地被李拿來舉例開玩笑。記者問他為什么跟隨了李這么多年,他回答說:我為他工作了27年,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他是一個好的忠實的朋友,他待我就像家人一樣。無論我們去哪里,見他的中國朋友,他都會介紹說,這是我的兄弟。)
“我就告訴你子彈形狀,射擊人的位置,至于是哪個人(開槍),那是政治的事情”
李昌鈺1938年生于江蘇省如皋縣,幼年隨母親舉家遷到臺灣。由于父親在海上遇難,全家13個孩子需要其母一人撫養,家境甚為貧寒。
1957年,18歲的李昌鈺考入臺灣“中央警官學校”。他自己的解釋是:因為這所學校不要學費,并提供津貼。警官學校畢業,他以第二名的驕人成績成為臺北市的一名巡官。后李昌鈺與來自馬來西亞的宋妙娟相愛成婚,便隨妻子到馬來西亞生活,曾擔任當地華文報紙的記者、編輯。
1965年李昌鈺身揣50美元到美國留學,這是他一生重大的轉折點。
新聞周刊:能談一談臺灣槍擊案的調查細節嗎?
李昌鈺:昨天我上飛機前已經發表了(報告),你可以看報紙。這是很簡單的問題,我一生不牽涉政治問題。所以在美國民主黨喜歡我,共和黨也喜歡我。我可以到以色列,也可以到阿拉伯,像以前臺灣跟大陸還沒有太多關系的時候,我就常常到臺灣常常到大陸(李說他第一次到大陸是1983年,當時北京的街上還有牛車呢),也沒有被拒絕,因為我們只是做科學。(李舉起桌上的一瓶水)我在美國講這是水,到中國還是講這是水,我到俄羅斯也如此,沒有變。那個子彈是什么子彈我就告訴你是什么子彈,是自制的還是外面買的,槍支是什么樣子,子彈什么形狀,射擊人的位置,這些都是我做的事情。至于是哪個人(開槍),那是另外的事情,是政治的事情。所以做法庭科學跟政治要分開來。
新聞周刊:您怎么看您的職業對政治的影響?
李昌鈺:白水門案件、克林頓總統的桃色案件、肯尼迪總統被殺案件都是我處理的,很多人說我的鑒定結果會影響世界的歷史。我認為,你只要鑒定公正就沒有任何問題,是總統的精蟲我總不能說是副總統的精蟲啊(笑),所以發現是總統的精蟲那也沒有辦法,翻案也翻不掉。我也不會說他是總統我就怕了不敢講。
新聞周刊:那您本人是支持民主黨還是支持共和黨?
李昌鈺:民主黨認我是民主黨,共和黨認我是共和黨。我兩邊都是。我工作的時候不講政治。誰好我就投誰的票。我投過布什的票,因為克林頓做的不好。
“技術能走多遠,得看你這個運用技術的人有多少想象的空間”
李昌鈺以“微物證據”偵破的轟動全美的康州第一起沒有尸體的“碎木機殺妻案”;僅用兩塊白色手帕就使前總統肯尼迪的外甥威廉·肯尼迪擺脫了牢獄之災。特別是在有著“世紀大審判”之稱的“辛普森殺害前妻及男友”的案件中,李昌鈺排除外界干擾和輿論壓力,以尊重科學鑒定結果的態度指出控方提供的證據薄弱,不足以證實辛普森有罪,促使陪審團對其作出了無罪的宣判。
新聞周刊:現在這個行業跟上個世紀60年代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在判案當中,技術究竟能走多遠?
李昌鈺:技術能走多遠,得看你這個運用技術的人有多少想象的空間,當然要證據,你有想象的空間以后就可以做化驗了。
新聞周刊:你覺得參與偵查的那么多案子里面最難的是哪一件?
李昌鈺:每一件案子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開始的時候沒有什么頭緒,如果頭緒已經理出來了就不太困難了。當然一些大一點的案件牽扯到名人,牽扯到百萬富翁,但是我們通常不管他是名人還是沒有名的人,有錢還是沒有錢的人,一律公正處理。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馮亦斐、陳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