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奧運,中國女足主教練張海濤成了眾矢之的,“換帥”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有說要請洋帥的,又有說要孫雯、白潔出山的,最近各種說法沸沸揚揚,莫衷一是。女足沉淪,原因很多,教練固然負有責任,卻不是唯一的“罪人”。這里,我們不想猜測到底誰將入主中國女足,只想說:換帥能治標,未必治得了本。從根源入手,才能拯救中國女足。
拔苗助長
當初組建新的女足國家隊時,宗旨是為北京奧運會鍛煉隊伍。于是,一批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老隊員被擯棄,有潛力、有沖勁成為挑選新隊員的首要標準。加上同樣年輕的主教練,出征雅典奧運會的,是一支沒有經過多少磨合,沒有任何大賽經驗的“娃娃軍”,失利也就在所難免。
失敗是一支隊伍在成熟道路上必交的學費,但這次在雅典交的學費,幾乎讓中國女足“傾家蕩產”。從一開始的初生牛犢,到如今的不堪一擊,年輕的主教練和隊員在心理上遭受了重創,這樣一個傷口,不是短時間能愈合的,甚至已經在她們心中留下了揮不去的陰影。到2008年,她們可能會變得成熟,卻也有可能背上更重的包袱。中國足協的拔苗助長,使中國女足為未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后備薄弱
和美國700萬人投身女足運動相比,僅有數千人參與的中國女足充其量只處于初級階段,這也是同樣經歷新老交替的美國女足和中國女足悲喜兩重天的原因所在。事實證明,在世界女足飛速發展的今日,后備力量不足,就必然要被淘汰。
在美國、德國、瑞典等國,女子足球雖比不上男足普及,但也開展得轟轟烈烈,幾乎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隊,姑娘們在足球世界里盡情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快樂。反觀國內,在很多家長眼里,練體育很“苦”,而且沒太大的前途。與其讓她們在綠茵場上摸爬滾打,還不如把寶貝女兒送進高等學府來得實在。如今在場上拼搏的姑娘,每個省市也就寥寥幾百個而已。群眾基礎薄弱,直接導致了中國女足青黃不接。
體制弊端
當初,在男足讓人一次次失望的時候,是“鏗鏘玫瑰”讓國人看到了中國足球的一點希望。但是,每個周末,球迷關注男足中超聯賽的時候,又有多少人給女足超級聯賽一點關愛?
按理說,全國女子足球超級聯賽是促進女足發展的一方沃土,但事實上,女超聯賽在凄風苦雨中慘淡經營著。門票免費也沒有多少球迷前來觀戰,贊助商寥寥無幾,一些球隊沒有固定的主場,大多數球員月薪只有一兩千元。和男足隊員的百萬年薪相比,女足的“生存環境”實在讓人唏噓。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踢球,“鏗鏘玫瑰”們靠的是一種堅韌不拔的人生信念。但隨著足協、社會的“厚此薄彼”越來越嚴重,女足姑娘們經歷了一次次“臥薪嘗膽”后,仍嘗不到成功的甜頭,長此以往,還能有多少人為了崇高的理想,始終如一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血汗?(解放日報 龔潔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