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日兩國對抗的國民情緒,川口順子不無憂慮,她表示要正視現實,同時“對年輕一代抱有很大的希望”
秋日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的客房,使房間顯得十分的明快。9月13日上午,日本外相川口順子在這里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和《了望東方周刊》記者的聯合采訪。
對話的雙方理性而冷靜,但在雙方的背后,卻是民族之間難以解開的結。
近期,中日間的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相繼重現,而雙方的種種非理性行為,比如日本右翼人士沖擊中國駐大阪領事館、中國部分球迷針對日本足球隊的不友好舉動,導致兩國部分民眾之間相互反感的情緒有所增強,這使得中日關系面臨著挑戰,而“中日友好”則成了一個理想目標。
對于兩國國民的情緒,川口順子不無憂慮。在采訪結束時,她用英語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要正視現實,“我們對年輕一代抱有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們一定要向前看。”
有中國專家指出,只有當中日兩國互相的心態逐漸發展成熟,轉向注重合作而不對抗,注重理性而不情緒化之時,中日關系的良性發展才能水到渠成。
9月11日,日本外相川口順子飛抵北京,參加由世界經濟論壇舉辦的“中國企業高峰會”,并和“中國政府朋友見面”。
“中國的存在對于我們來說更是一個大的機遇”
新聞周刊:您在6月份于青島舉行的亞洲外長會議上,曾評價說,目前中日關系是良好的;但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卻認為,中日關系目前處在一個相對困難和復雜的時期。您和王毅的觀點截然相反,產生如此大反差的原因何在?
川口順子:我打個比方來說明這個問題。正如一個杯子里面有一半的水,在一些人看來,覺得杯子里“只有一半的水”;但在另一些人看來,卻會覺得里邊“已經有了一半的水”。所以這是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
你們覺得日中兩國關系好像很難往前推動,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日中兩國的關系越來越好,越來越密切: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人員往來迅速增加,并相互理解;經濟交流方面也得到了促進和發展,貿易額大幅度增長;經濟方面的互補性越來越強。比如說,中國制造的彩電向日本出口,日本市場需要它們;而日本為了制造自己的產品,也從中國進口配件。
說得具體一點,目前日中貿易總額每年增加30%以上,投資額也非常迅速地發展。
新聞周刊:對于中國學者提出的對日新思維,日本政界和民間有何反映?
川口順子:有關新思維,日本方面很關注。我們很關注中國國內怎么樣接受新思維,并且關注它如何反映在中國的外交政策中。對日本來說,和中國的關系是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這種關系還要進一步加深,這是大部分日本國民的想法。
了望東方周刊:您覺得中國對日本是個威脅嗎?中日關系可能會有怎樣的未來?
川口順子:對于加強日中兩國的關系,小泉首相有著非常強烈的愿望。我和小泉首相的想法是一樣的,不認為中國是對日本的威脅。也許日本會面臨來自中國的挑戰,但是我們認為中國的存在,對于我們來說更是一個大的機遇。
我把中國看作挑戰,因為中國的發展如此迅速,日本必須和中國一樣,要保持一個高的增長速度才行。為了保持日中兩國很強的互補性,日本應該推進日本本身的改革。
“為了得到中國人民的進一步理解,日本政府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新聞周刊:歷史問題一直是發展中日關系的過程中的死結,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川口順子: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1995年發表了道歉的談話,1998年又發表了日中聯合宣言。日本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反省,表示了歉意。這些談話和宣言,是代表廣泛日本人民的心情,是我們處理中國問題和亞洲問題的指導性文件。
這種日本人的感情如果沒有得到中國人民的理解,我認為這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我又認為,為了得到中國人民的進一步理解,日本政府也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另外我們還希望得到中方理解一點,就是戰后60年來日本是作為和平國家走過來的,這點在日本的和平憲法上明確表明。日本的和平國家做法以及過去各種各樣的實踐,都向全世界說明了這一點。同時,對所有在國際社會中因為各種各樣的爭端而有了困難的人,我們都極力地去幫助他們。
(1995年8月15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周年之際,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談話,稱“我國在不久的過去的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過許多國家,特別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為了避免未來有錯誤,我就謙虛地對待毫無疑問的這一歷史事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
新聞周刊:但是小泉首相不停地參拜靖國神社,令中國人民甚至亞洲人民都難以接受,這個問題是否已經成為影響中日關系發展的最大障礙?
川口順子:我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一行為的理解,也正如他自己所說,是根據他個人的信念、信條來參拜的——過去日本曾經遇到過好幾次戰爭,現在日本的和平和繁榮,是建立在過去戰爭犧牲者之上。所以首相才去參拜這個有幾百萬牌位的神社,這是他的個人行為。
新聞周刊:但小泉首相是一個政治家,他的參拜會影響到中國的國民情緒,小泉首相是否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川口順子:從首相所作的發言當中,我感覺到的是,他去參拜時,他的腦子里想的不是每一個人,他是把為國家捐軀的、犧牲的人當作一個整體的概念來看待的,包括在戰爭當中病死的、遇到空襲陣亡的人。這是我的理解。
總之,為了獲得近鄰各國的理解,日本人非常認真地、有誠意地追求村山談話所表達的內容。
“希望東海成為友誼之海,而非爭端之海”
了望東方周刊:中日兩國之間的分歧中,有幾個很重要的因素,其一是能源方面的矛盾,這包括俄羅斯輸油管道以及東海油田問題。您如何評價這些矛盾?
川口順子:凡是經濟增長的國家,都會增長能源消費量,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能源問題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我們應該攜手共同解決這個課題。比如說節約能源的觀念和知識的普及、能源多樣化的普及。這都需要國際社會的協作。
有關俄羅斯石油管道的問題,也就是到底要走什么線路,這最終是由俄羅斯政府來決定的。但是如果這樣的石油管道連接到太平洋的話,我們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更多國家都能夠從中受益。
有關東海的問題,相關的背景我不多談了,但是通過雙邊的對話來解決是很重要的。目前的情況是,日本一再要求中國方面提供信息和數據,但是中國方面迄今還沒有提供相關的信息和數據。
新聞周刊:日本政府如何看待自己在亞洲的作用?
川口順子:通過日中兩國的合作,雙方不僅受益,也能為整個亞洲地區帶來收益。現在,日中韓三國成了世界舞臺上很重要的國家。我認為,在三國互相促進發展過程中,已經建立起了非常好的互補關系。
當天,川口順子在世界經濟論壇舉辦的“2004中國企業峰會”上,發表了題為《東北亞:世界的下一個貿易圈》的演講,這也是川口順子此次來華的主要日程之一。
川口順子認為,日中韓三國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加強合作。她認為亞洲經濟整合正經歷著歷史性的蛻變,各國從雙邊和多邊兩個層面進行的努力如網眼般交叉重疊。而在環境、能源等跨國性問題上,更應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保持與周圍和諧共處的基礎上致力于解決問題。此外,她還闡明了以東盟(ASEAN)和日中韓為核心的將來東亞共同體構想,并呼吁擴大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參與這一構想。
也許,能源問題有望成為中日關系的轉折點,有望成為東亞地區合作的轉折點,就如同歐洲的聯合曾以“法德煤鋼聯營”作為出發點一樣。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馮亦斐 林楚方(《了望東方周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