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華商報報道,中央電視臺自購進電視劇《龍票》開始,實行“簽收視率”購進劇集的方式買片,即根據電視劇收視率的高低決定該電視劇的實際購買價格。這一改革避免了“人情劇”進央視的弊端,同時也真正實現按照電視劇的精彩程度買單。
無論各個地方電視臺的發展有多么快,央視目前仍是國內電視臺中無可爭議的航空母艦。電視劇在央視播出,是大多影視制作公司的目標之一。在全國每年攝制完成的一萬集左右的電視劇中,只有20%能上電視臺的黃金檔,這其中能在央視播出的更是少而又少,因此央視成了影視制作公司的“必爭之地”。但是地方臺高價購片的需求,對影視公司也有一定吸引力。面對地方臺高價購片的競爭與央視自身發展的需要,央視實行了購片制度改革,根據電視劇的收視率來為電視劇買單,這一做法不但抬高了電視劇進央視的門檻,更讓觀眾看到更多更好的電視劇。
馮驥落馬暴露央視制度弊端
由于電視劇播出平臺的缺少,再加之央視的“高高在上”,用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形容電視劇進“央視”是毫不夸張的。電視劇在央視播放,其“廣告效應”不言而喻。由于在市場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央視購片價格向來都是非常低的,這樣的價格讓不少電視劇連投資都收不回來。賠錢賺“吆喝”是行內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即便如此,影視公司擠破頭也想進央視。這樣一個溫床,滋生了央視內部的不少“蛀蟲”。原任央視影視部主任、文藝中心副主任的馮驥主管電視劇的制作、播放,他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他也是繼趙安之后,央視挖出的另外一位涉嫌經濟犯罪的部門負責人。央視影視部原來的體制是制播不分,除了播出電視劇,還擔任著電視劇的制作工作。這樣的體制一方面導致了其他影視公司制作的電視劇很難進央視,同時央視制作的一些質量不高的電視劇充斥熒屏。
西安長安影視負責人馬建安說,凡是想上央視的電視劇就從來不指望掙錢,商家更看重的是宣傳效應,可就是“賠錢”進央視都特別困難。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播出時,特別想在央視播出,請了多次央視的老總來看片,同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關卡過多等種種原因。最終《激情》只是在地方臺播出。但在今年卻能感覺到央視的改革,他在賣《激情》的第三部時,央視的一位領導對他說,只要片子好,央視就舍得出大價錢。
購進《龍票》央視改革第一步
以晉商為題材的43集電視連續劇《龍票》將于11月7日在央視影視頻道黃金時段播出,這是央視第一部以“簽收視率”的方式購進的劇集。央視文藝中心影視部主任汪國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方式是央視即將推行的購片新辦法。以《龍票》為例,在央視八套今年1至6月的最高平均收視率的基礎上加上0.11,作為《龍票》平均收視率底線,并以此定出一個基本價,約定每超過(低于)收視率基線0.3,就在基本價格上加(減)一個價格單位。具體的收視率基數,據介紹是3.5個百分點。不過到目前為止,央視還沒有透露采用新的購片方式之后,給出的每集價格是多少。
以收視率決定央視的“價格”,這對央視來說是一次巨大的進步。在此之前央視買片是從來都是“死價”的,不管什么電視劇都不超過40萬。這樣影視公司根本連成本都收不回來。據了解,播出效果極好的《金粉世家》才賣了48萬1集,就是這樣的價格已經突破央視當時的價格底線了,但該劇的投資是2000萬,每一集的成本高達50萬元。僅一場結婚時的戲,所用的布景就花去了劇組將近100萬元。央視出的費用根本不夠成本。
《龍票》的制片人游建鳴表示,電視劇《龍票》成本高達2200多萬,如果繼續采用以前的購片方法,影視公司沒法賺錢,好電視劇就不敢再賣給央視。央視此次改革是一次巨大的進步,對影視公司是一次鼓勵。對央視提高收視率也是一次好的舉措。
地方電視臺跟進尚有難度
除了央視外,各個省級電視臺也是影視制作公司爭奪的對象。但省級電視臺的改革卻早在1999年就開始了。長安影視的負責人馬建安告訴記者,拿陜西電視臺來說,他感覺到變化特別大,因為早在1999年之前,陜西電視臺并不看重市場,在1999年之后,陜西電視臺也舍得花大價錢購得一些好片子。目前在全國各地都播的很火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10月22日在陜西臺播出,這部電視劇的制片人朱質冰表示,央視的條框比較多,而且收入會低一些,賣給地方臺的效果非常好。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地方電視臺中,只有江蘇電視臺采取“一手交錢一手交片”和“簽收視率付錢”兩種方法購片。對于央視新的購片方法,負責購片工作的陜西電視臺節目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央視的這種做法無疑能吸引更多的好電視劇,而且有利于影視公司和電視臺共擔風險。電視臺按照收視的點數付錢,會增大購片的可能,讓觀眾看到更多更好的電視劇。”對于陜西電視臺能否使用央視這種新方式,還存在著很多困難,這位負責人表示:“首先地方臺會存在許多競爭。對于省級與市級電視臺兩個播出平臺,哪個出價高自然賣給哪個平臺。根本沒有必要等收視率的調查結果。雖然地方各家電視臺都在不斷的改革,高價購買好劇來提高收視率和增加廣告,但以收視率為影視公司“返點”目前還不太可能。(記者 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