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南方日報報道,昨晚,廣州中山紀念堂笑聲不斷,“樂翻天”相聲名家精品晚會在這里上演。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表示,這次廣州表演之后,他將不再登臺演出。
——相聲界存在“三少”現象
提到相聲的現狀,馬季不無憂慮地說:“相聲正在變形,現在的發展并不如人意。”他總結了相聲界的“三少”現象,即新段子少、能為人傳說的精品少、新人少。他表示,這3個現象已經充分說明了現在相聲發展不盡如人意。
他認為相聲正在變形,“以前都是說‘我們給您說段相聲’,現在卻是‘我們給您表演一段相聲’。”相聲是語言的藝術,不在文字上下工夫,而轉向依靠表演。相聲變成了舞蹈相聲、歌唱相聲、魔術相聲、小品相聲……當然,相聲可以和小品等藝術形式相互借鑒,但要發展還是應該從自身的本質出發,要考慮怎樣提升自己的個性和特色。
出現這種現象,他認為與目前相聲界缺少權威和標準有關。“以前侯寶林、馬三立等大師在的時候,他們為后輩指出應該往哪里走。現在相聲界沒有了權威,對錯沒有標準,都是各自說了算。”
——劇本和演員出了問題
馬季分析,相聲的問題出在劇本和演員兩個方面。過去劇本靠演員和編導自己創作,而現在,原本就屈指可數的幾個專業相聲作家也有不少轉行改寫電視劇、電影了。這一方面是因為寫相聲的難度高,另一方面是相聲作品很少能正式發表,就算能發表,幾百元的稿費和演員成千上萬元的出場費也是不成比例的。
他還毫不客氣地說:“現在相聲演員的文化素質遠遠不能適應要求。”在相聲演員隊伍中,受過中等教育的占大多數。相聲應該像其他藝術門類一樣有自己的專業院校,但面臨師資和教材的問題。
——廣州之行成告別演出
對于選擇廣州作為自己告別演出的地方,他說:“我喜歡廣州,因為是廣州的觀眾培養了馬季。”從1963年在廣州登臺開始,一直到上世紀80、90年代,馬季幾乎每年都要來廣東表演。他表示,自己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廣州觀眾的關注下發展、充實起來的。
談到離開舞臺之后的打算時,馬季透露可能會出一本書。他說,自己經歷了50年的相聲表演生涯,有義務將經驗教訓總結出來,告訴給年輕一輩人,讓他們少走彎路。(張燕馳、張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