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蓋碗、戲服、木雕屏風、明式家具,昨天下午,位于東方廣場內的國家話劇院先鋒劇場被這些雅致的物件裝飾一新,在這里,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昆曲與現代劇場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話題是即將于12月11日至13日由蘇州昆劇院在保利劇院演出的全本《長生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該劇的舞美及服裝造型設計葉錦添,雖然近幾年活躍于國內、國外,行走于服裝、造型以及視覺藝術領域,但他昨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卻是“我想做的是比傳統還傳統”。
所謂全本《長生殿》其實也只是從原本50折中節選出27折進行上、中、下三本的演出,昨天兩位主演王芳和趙文林現場演出的《驚變》就是其中的一折,僅從這一折的演出便可窺見葉錦添有別以往昆曲服裝的設計思路。“為了找到那份獨特的古樸感,我找到一本名為《生平署戲曲人物畫冊》的書,上面的作品主要來自咸豐和同治時期,從中我找到了一些靈感。再有就是通過音樂來尋找依據,我想做的是區別于京劇的設計,京劇是西皮二黃,有時很吵鬧,而昆曲是水磨調,始終柔和雅致,因此服裝應該是不同的,但現在的昆曲服飾大都適用于京劇。”
在葉錦添的觀念中,演員身上的戲服不再是只可遠觀的粗糙東西,《長生殿》中的140套服裝每一件都是蘇繡精品,甚至可以成為博物館中的展品。劇中,全堂紅、全堂黃和全堂白三個經典場景串聯起了唐明皇與楊玉環從大婚到宮廷生活再到兩人在陰陽兩界的追憶,這種演出方式并非是葉錦添在戲曲美學觀念上的創新,“這是100多年未見的演出方式,是回歸傳統的一種演法。我對創新這個詞非常敏感,因為一般人分不清創新與西化的概念,認為創新就是西化,這是完全錯誤的,所以我說這次我想做的是比傳統還傳統,因為傳統的東西往往不夠精細,而我在細節上苛求完美,在連線與行針上都要求精確,比如我們這次衣服上的龍都是盤金的,以往只有主演身上的衣服是這樣的。”(來源: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