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一月十九日電 題:中國長三角,角逐軟實力
中新社記者 崔煜芳
用較少的土地產出較多的GDP,走集約化道路向世界級大都市帶邁進,這就是中國生機盎然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現狀。在昨天下午此間舉行的“長三角角逐軟實力”吳興論壇上,諸多海內外專家、學者圍繞“長三角,角逐軟實力”的主題,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競出高招。
中國需要發展世界級的大都市帶
長三角占中國國土面積僅一個百分點,但吸納人口達到七千萬,產出的GDP已占到全國的百分之十八。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導諸大建在談到長三角都市帶發展的新階段時表示,巨大城市區域已經成為全球區域經濟競爭的基本單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需要發展世界級的大都市帶,從世界層面來說,能代表中國參與城市世紀的全球經濟競爭;從國內層面來看,中國已進入大都市帶為基礎的發展階段,大都市帶已是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關鍵。
他并預計了長三角建設世界都市帶的時間節點:即二○一○年構造框架;二○二○年初步建成洲際級大都市帶;二○五○年建成全球級大都市帶。
中國在世界上最具軟實力
世界文化戰略專家、兼任十余家地方政府、大學、集團的顧問和教授的上海德村文化研究所所長曹世潮,在“文化是終極的力量”的演講中,從文化層面來思考中國軟實力的發掘、整合與發展。他提出了諸如“為什么德國的管理水平遠遜于美國,但它的精密制造水平全球第一;為什么印度的經濟和教育水平遠遜于德國,但它的軟件設計水平全球第一;為什么僅有幾千萬的猶太人,能獲得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獎”等問題。他認為,當今世界,硬實力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殖民地的解放與軍事征服在全球的失敗證明了這一點。商品的文化與倫理之價值已超越了物質的價值也證明了這一點。
曹世潮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具軟實力的國度。一種文化五千年一脈相承,十三億人共同信奉又為周邊族群(國家)所學習和吸納,這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這一事實就足以證明中國最具軟實力這一點。所以,他認為在許多方面國人不應妄自菲薄。
提高內涵式綜合競爭力
與會專家還就如何向縱深提高核心競爭力,由數量上的鋪攤子向內涵、集約、技術的方向發展獻計獻策。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教授,在會上談到了宏觀調控背景下長三角的機遇和挑戰。他指出未來該地區將面臨的一些困擾,如外商資本全方位進入后所帶來的外資的擠壓;在國內其他區域紛紛開始出現新崛起和振興后,面對國內資本可能出現的分流,長三角前二十年具有“絕對優勢”的話,后二十年也可能成為“相對優勢”;此外,該區域還將面臨在土地、勞動力等成本的提高后如何降低成本的問題。
上海市信息委副主任陳躍華博士在“誠信體系:為長三角經濟提速”的演講中指出,誠信體系是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保障,也是軟實力的角逐。他強調要打造城市守信的環境,促進社會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