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6日電 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嫦娥”———這是中國人現在談論最多的名詞之一,不僅僅因為它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位居住在月亮上的美麗仙女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它已成為中國正在進行的月球探測工程的代號。
正在海南博鰲參加中國科協2004年學術年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自豪地向媒體記者宣布:“中國目前已建立起完整配套的航天工程體系,完全具備開展‘嫦娥’月球探測工程的能力。”
“欲上九天攬月”,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一個始終揮之不去的夢想。在2007年,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自行制造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的升空將真正拉近中國人和月球的距離。
歐陽自遠透露,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一部分,中國計劃在13年內分3個階段首先實現不載人月球探測計劃。在基本完成不載人月球探測后,中國將根據當時國際上月球探測發展情況和自身國力,進一步擬定中國載人月球探測戰略目標,擇機實施載人登月探測以及與有關國家共建月球基地。成功進行月球探測將成為中國繼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后的第三個里程碑。
美國和前蘇聯自1959年掀起第一次探月高潮,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實現人類登月夢想,隨后前蘇聯進行了多次不載人登月取樣。1986年,美國航空航天局開始構思重返月球的計劃,宣布“重返月球”,英國、德國、巴西等國家也紛紛制定月球探測計劃,全球掀起第二次探月高潮。
從當年的“兩彈一星”到今天的載人航天工程,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在繞地球飛行14圈后于次日清晨成功返回……這一事件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中國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攀上了世界航天領域的嶄新高度。2004年,中國啟動“月球探測計劃第一期工程”,即嫦娥一號繞月工程。
據歐陽自遠介紹,目前中國已完全具備月球探測數據的接收、處理和解譯能力。東方紅-3號(DFH-3)可以作為月球探測衛星平臺,各分系統也基本采用其他衛星的成熟技術。長征-3甲(CZ-3A)運載火箭可以滿足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的任務。中國現有的S頻段航天測控網,在甚長基線干涉(VLBI)天文測量網的配合下,可以完成首期月球探測的測控任務。
據中國雙星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劉振興院士介紹,除了加緊進行探月計劃外,中國還積極對更加廣闊的空間領域開展前瞻性的研究工作。近年來,中國通過實施雙星探測計劃在日地探測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中國科學家正在積極研制太陽望遠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支持了對“夸父計劃”的可行性研究———通過在太陽和地球之間“放”上兩顆探測衛星,研究太陽的“騷動”和擾動。中國科學家正在積極構想實施“空間風暴計劃”,通過將三顆探測衛星“放”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不同“位置”,進一步研究太陽和地球的關系,提高空間天氣預報水平。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李惕碚院士說,中國空間技術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科學家應該依靠空間技術的進步,獨立創新,走自己的路,做出別人還沒有做出的獨創的東西來。
盡管目前取得一定成就,但中國科學家依然保持清醒。歐陽自遠形象地比喻道:“中國的探月計劃起步晚,現在還是個小娃娃,不可能一下子就發展到世界領先水平。”他堅信中國的月球探測雖然起步晚,但可以在較高的起點上迎頭趕上,確保中國在國際月球探測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王英誠 戰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