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12月31日第一次中國經濟普查的標準時點即將來臨之際,就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由來和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必須認真解決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全面做好經濟普查的各項準備工作發表談話,強調普查登記的各項準備工作必須在這一個月內全面完成,為明年1月1日開始的普查登記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打好這場耗資幾十億元的攻堅戰。
以下是講話全文:
遵照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組長曾培炎同志在全國電視電話會上講話的要求,國務院經濟普查領導小組成員中宣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民政部、中編辦、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監總局等的領導同志都分別到各地進行經濟普查的督察工作,國家統計局也組織有關人員分批下去了。主要是了解普查工作進展情況、發現一些問題。我這次來天津也是了解情況,向同志們學習的。剛才聽了天津市統計局韓局長和河西區沈區長的介紹,了解到天津市在經濟普查工作中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許多創造,深受啟發。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由來和前一階段的工作情況
按計劃去年是要進行第二次全國第三產業普查的,但由于SARS的沖擊與影響而未能進行。后來,我們經反復研究,借鑒國外經驗從改革的思路出發,將第三產業普查與工業普查、基本單位普查以及建筑業普查合在一起統稱經濟普查,并報告了國務院。黨中央、國務院對這項普查工作非常重視。去年11月1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第28次常務會聽取了關于經濟普查的匯報,并決定同意進行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去年12月2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并成立了由曾培炎副總理任組長的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標志著這項工作正式全面展開。今年9月5日,溫家寶總理簽發國務院令,正式頒布實施《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在我國普查歷史上是第一次由國務院頒布條例。這為經濟普查工作從法律上、制度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這次經濟普查的對象可能涉及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約500多萬個法人單位、700多萬個產業活動單位和2300多萬個個體經營戶。經濟普查所涉及的經濟總量預計將占全國經濟總量的85%以上,沿海地區可能達到90%。經濟普查是一項十分重要、工程浩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它對于政府宏觀決策、制定國家發展規劃和經濟政策非常重要,對市場主體---企業和個體戶的經營活動也是非常有用的。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通過普查摸清家底,了解新形勢下的新情況、新問題,也是各級政府非常迫切的愿望。這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內容豐富、任務繁重,各項工作都要做好,特別要注意徹底摸清第三產業情況。我國的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是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這是在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重物質生產部門、輕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結果。從我們統計工作上看,第三產業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方法也很不完善,漏統問題可能比較嚴重。
在國務院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在曾培炎副總理的直接關心、指導下,前一階段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各級普查辦公室和統計部門做了大量工作。機構建設、普查方案設計、數據處理軟件設計、人員抽調和培訓、經費落實、相關設備和物資購置、宣傳動員及單位清查等工作都有條不紊、扎扎實實地進行,并已基本完成,對已經取得的成績應充分給予肯定。這與全國各地、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各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全國共動員了近1000萬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將耗資幾十億元的浩大的系統工程正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進行,總的形勢確實很好。
二、必須認真解決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
經濟普查工作已進入關鍵時期,還有一個月就要正式普查登記(經濟普查的標準時點是今年12月31日),我們馬上就要進入實戰階段了。根據前一階段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負責人帶隊到各地督察所了解的情況,當前的經濟普查工作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最突出的問題有三個。
一是調查對象有思想顧慮。從各地情況看,絕大多數調查對象是能積極配合的。但確有少數單位特別是有些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對經濟普查的意義認識不足,而且心存疑慮,不肯有效地配合,甚至有將調查員拒之門外或門難進、臉難看、態度惡劣、不講真話、敷衍了事、隨便說一個數等現象。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在正式登記時填報數字大打折扣,匯總的數就會嚴重失真,這還了得?這個問題如果不馬上采取措施,普查數據質量將無法保證,普查工作將失去意義。
二是統計部門本身產生了思想顧慮。有些省、區、市的統計部門通過前一階段的初步摸底特別是單位清查之后,發現經濟普查的結果可能與年報數、定報數有較大差距,有的可能高、有的可能低甚至低很多,這如何處理?有些地方已經提出這一問題,當地政府甚至要求統計局搞好經濟普查數與年報數、定報數的銜接,要差不多、過得去,提出要人為地修改、矯正普查數據。這很危險呀!如果強調與年報數一致,我們何必要這樣興師動眾地搞普查呢?這不多此一舉嗎?
三是部分地區普查經費還不落實。主要是區縣、鄉鎮或街道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區縣、鄉鎮和街道普查經費還不落實,連普查員必要的工作經費都沒有保證。而經濟普查工作中大量的數據采集、入戶調查、數據錄入等都是靠區縣、鄉鎮完成的。工作量最大的是他們,但恰恰是他們的經費落實得不好。國家、省、地三級的經費落實一般還比較好。
以上三個問題處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普查數據的質量,特別是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即“兩種顧慮”更可能成為整個經濟普查工作成敗的關鍵,決不可掉以輕心。
我想對這些問題談幾點意見。
第一,要樹立法制觀念,堅持依法開展經濟普查。接受、配合、支持政府調查,特別是這樣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每一個公民、每一個法人神圣的義務和責任。這一條無論如何要講清楚。如果抵制拒絕調查或填報假數、瞞報,那就是違法的行為。我們一些同志、一些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法制觀念還比較淡薄,認為這是統計部門找麻煩,把經濟普查當作額外的負擔。殊不知這是《統計法》和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明確規定的,是每個公民和法人的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開展經濟普查也是為大家好。沒有國家的發展,哪有企業和個人的發展。樹立法制觀念,大力宣傳法律是很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4條指出,“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個體經營戶都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本條例的規定積極參與并密切配合經濟普查工作。”這講得很明確。條例第8條、第9條也講得很清楚,“經濟普查對象有義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依法進行的調查,經濟普查對象應當如實按時填報經濟普查表,不得虛報、瞞報、拒報和遲報經濟普查數據。”第25條規定“各級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依法獨立行使調查、報告、監督的職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的領導人對經濟普查機構和經濟普查人員依法提供的經濟普查資料不得自行修改,不得強令或者授意經濟普查機構、人員篡改經濟普查的資料,或者編造虛假數據。”有些地方、有的統計局強調普查數據要與年報數據相銜接,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這不是要篡改普查數據嗎?篡改經濟普查的數據是犯法的行為。這是絕不允許的。條例中還指出,“自行修改經濟普查資料,編造虛假數據或者強令、授意經濟普查機構、經濟普查人員篡改經濟普查資料或者編造虛假數據的,要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紀律處分。經濟普查人員自己參與篡改經濟普查資料或者編造經濟普查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給予通報批評,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有關部門和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條例中明確規定,對于普查對象違法的三種行為:一是拒絕或者妨礙接受經濟普查機構經濟普查人員依法進行調查的,二是提供虛假或者不完整經濟普查數據資料的,三是沒有按時提供與經濟普查有關的資料,經催報后仍未提供的都屬于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一定要以法律為武器,高舉《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旗幟,來做好普查工作。統計系統的干部必須自覺模范地遵守《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還必須明白這兩件法律、法規不只是用來約束調查對象的,更要用來規范我們自己的行為。執法者犯法,“罪”加一等。
第二,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調查對象的宣傳解釋工作。要深入宣傳經濟普查的意義。沒有國家的富強,企業和個人也是不會有好的發展的。如果你向國家提供假的數字,就會影響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最后還是害了你自己,這些道理要講清楚。各地統計部門要發動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宣傳活動,還可以讓調查對象現身說法,用正面的典型來教育大家。
第三,必須對廣大普查對象作出承諾,徹底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普查條例第33條明確規定,“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這也是國務院對調查對象作出的莊嚴承諾,我們要大張旗鼓地宣傳這一條。國際統計界普遍認為政府統計或官方統計(包括普查)工作有兩大支柱。一是作為政府統計或官方統計具有法定的強制性,調查對象必須無條件地接受調查。我們的經濟普查當然是政府行為,是在國務院直接領導下開展的。二是統計部門必須保護調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如果沒有這一條承諾,統計工作包括普查是很難做好的,這是國際上多少年的經驗總結,也是統計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條例》第33條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我們一定要為其保密,保守它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條例》規定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的目的,就是說不得作為其他用途。經濟普查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把握經濟的總量,分析經濟結構,為科學開展國民經濟核算提供重要依據,從而為制定宏觀經濟政策、為各級政府制定發展規劃和經濟政策服務,同時為社會公眾包括企業等服務。決不是要通過經濟普查來查企業或個體戶有沒有偷稅漏稅、查他們違法違紀的問題。經濟普查沒有這項功能,也沒有這種責任,普查的數據也就不能用于這些方面。如果用于這些方面,那誰敢向你說實話。對此我們一定要作出鄭重的承諾、莊嚴的承諾,我們決不用于其他方面,嚴格限定用于經濟普查。《條例》還規定,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不作為任何單位對經濟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所謂任何單位當然是包括工商、稅務等部門,檢察院、法院都在里頭,任何單位無所不包。無論任何單位都不能把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作為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你要查案另外查去,不能用普查這個數。這兩者必須完全脫鉤,這個規定應該講清楚。過去你犯了錯、違了法例如偷稅漏稅,也不能因為你現在報了真數而罰你的稅。相反,如果哪個部門、單位以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作依據去處罰普查對象,這個部門、單位自己就違背了條例的規定,就是犯法,同樣應當受到法律的懲處。為了實現這個承諾,還要有一些措施作保證。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各級各地普查辦不得將經濟普查中獲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提交或透露給其他有關執法單位。誰透露出去誰就是違法。這也是一條鐵的紀律,是政府統計信譽的根基。二戰期間,美國政府為了凍結住在美國的日本僑民個人資產,羅斯福總統下令國家普查局提供有關資料,而遭到普查局的斷然拒絕,卻讓總統找中情局等部門去調查。這個案例至今仍為國際統計界傳為佳談。我們一定要讓調查對象完全放心,不要有任何顧慮。我們要大力宣傳《條例》第33條的精神。有的地方還有一些創造,例如組織普查員和普查對象簽一個承諾書,普查員代表政府承諾的就是這一條,誰拿普查資料為依據進行處罰,你找我,我幫你打官司。我保證不這樣做,別人也不這樣做。調查對象則簽字承諾如果我報給你的數字是假的,我承擔法律責任,你可以處罰我。這樣的簽字很有約束力,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樣做,調查對象也就放心了。因為調查員的行為不是個人行為,他是代表政府去的,是代表政府作出承諾。承諾函是由政府出的,讓調查員簽個字而已。普查機構是政府的機構,這是以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33條為依據的,這就是法律依據。還有的地方搞了普查員宣誓活動,這些都值得推廣。
第四,關于一些地方政府和統計局提出的普查資料與年報數據銜接的問題。經濟普查的根本原則和第一位的任務是摸清家底,搞準數字。決不能現在去考慮與年報、定報的銜接而篡改編造普查數據,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并且是極大的犯罪。因為不僅是違反了《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而且浪費了國家這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剛才說了這次經濟普查需耗費幾十億元巨資、上千萬的人力以及大量物資,還給我們的調查對象帶來很大的工作量。如果一個地區數字錯了,就會影響整體,全國的數據質量就會打折扣,就會受到影響;如果許多地方都這樣干,我們的普查結果就會毫無意義,自己糊弄自己,大家辛辛苦苦白忙一場。如果這樣做,我們怎么向黨和國家交待,怎么向全國人民交待,又怎么對得起真心實意配合我們工作的廣大調查對象?有些地方擔心普查數字與年報數字差得太大。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過去統計數據水分較少,由于經濟發展太快、統計工作跟不上而漏統較多的地區,這下要冒出一大塊。例如沿海某省,單位清查中就發現規模以上的單位數量比現有年報、定報數量大大增加,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了91%,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增加了38%,批零貿易企業增加385%。另一種情況是過去的統計數據水分較多的,普查后可能水落石出、原形畢露,無法交代。對待這個問題,總的原則是應該面對和正視這個現實。普查結果與年報數據、歷史數據出現差距是完全正常的,如果沒有差距我們還搞什么普查。普查就是為了找出差距、追求真實,反映它的實際面貌。對普查結果可能低于年報數的地區,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企業如實填報,讓個體經營戶如實填報。如果原來就有水分,再加上普查對象給你打幾個折扣,那就更慘了。只要調查對象如實填報就可以反映真實,這是一次機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地區統計數字的水分是多年積累的,是幾屆政府走過來的。通過普查搞清楚了,對現任領導是一個解脫歷史包袱的機會,可以有一個新的起點。在普查的過程中,要把普查結果和年報、定報數以及歷史數的差距放到一邊,先擱置起來,下步由國家統計局和大家一起共同制定統一的辦法來處理。歷史數據是可以調整的。美國每一次經濟普查之后,或者在統計制度方法上有重大變動的時候,都對歷史數據進行調整,而且調到1929年即大蕭條開始的那年,好幾十年往回調,逐年都調。我們至少可以調到1978年。調整歷史數據是符合國際統計規則的。通過資料的不斷完善與豐富,及時地修正我們的歷史數據,還它真實的歷史面目,這有什么不好呢?這是科學的態度,是負責任的態度,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我們統計上有一個術語叫修正,不叫修改,修改和修正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修正是使歷史數據更加接近實際。我們沒有必要把歷史數據看得那么重,何況歷史數據有其歷史的背景和特定的歷史條件,還它的歷史本來面目正是我們要做的事情。現在這個時候不能提出普查數據與年報、定報以及歷史數據如何銜接的問題,提都不要提,更不能因此而干擾普查工作。這次普查一定要真干決不允許假干。這個問題沒有商量余地。還有些同志擔心,如果我這個省認認真真搞普查而別人不這么干,到時我就吃虧了。這種思想也是完全錯誤的。我們決不可把日常統計中左顧右盼、相互攀比、互不信任的壞習慣帶到普查中來。總之,一旦發現誰在經濟普查中人為修改數字、搞小動作都必須嚴肅處理。該通報的通報,該撤職的撤職。我們說到做到,哪個省的統計局局長敢這樣干,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第一次經濟普查辦公室就通報他,并建議地方黨委撤他的職,決非兒戲,就是要嚴厲一點。
第五,要認真解決基層普查經費問題。剛才說到省一級好一些,地市級也好一些,關鍵是縣鄉和街道居委會,而普查的數據采集和大量普查工作要靠調查員和這兩級去完成。這里要強調兩條,一是國家和省市下撥的錢,該給區縣的,一定要如數下撥,中間機構決不能以種種理由克扣。有的同志認為統計局工作條件較差,可借搞普查的機會,武裝一下辦公樓,買設備,買車。省局、市局包括國家局都不能有這種思想。普查經費一定要用在普查上,決不能挪做他用,這是基本的財經紀律。二是各級統計局特別是上級統計局要多體諒最基層的統計部門,要盡量擠一些普查經費支援基層特別是貧困地區。國家統計局也準備調劑一些錢給基層主要是貧困地區的縣鄉,這筆錢怎樣保證直接到他們手里不讓中間截留,怎樣真正用在普查工作上還要很好地安排。我們寧肯自己手頭緊一點,也要為基層多考慮,基層的困難比我們大得多。我希望各級財政、各級統計部門都來關心這件事情。
三、全面做好經濟普查的各項準備工作
11月20日,曾培炎副總理做了一個重要批示,我在這里向同志們傳達一下。他指示:“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全國經濟普查的領導,認真作好組織、宣傳、教育、統計工作,特別要注意消除普查對象的顧慮,保障普查工作有效順利地推進。”培炎副總理這個批示很重要也很及時,針對性很強。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培炎副總理的重要指示。
昨天下午我們來天津以前,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第一次經濟普查辦公室聯合召開了一個會,學習培炎副總理的批示精神,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會上決定:第一,要在12月份掀起一個經濟普查宣傳的高潮,12月是經濟普查宣傳月,要把火力燒得猛一點,氣氛搞得熱烈一些、生動一些。要針對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更深入地做宣傳工作。要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網絡等各種媒體大力宣傳,重點是要消除調查對象的顧慮,12月份宣傳的重點也在這里。單位清查是普查工作最艱難的環節。這一關闖過去了,人也熟了。但如果調查對象心有疑慮,正式填報數字時打折扣,普查的數據質量就沒保證了。第二,對統計部門本身出現的那些錯誤認識要堅決予以糾正。最近我們要發一個文件作出具體部署。第三,最近要通報一批在經濟普查工作或統計中不配合或者故意隱瞞情況的典型案例。我們已掌握和搜集了一些情況,準備在焦點訪談等中央媒體上通報。該通報的要通報,曝曝光,毫不客氣,形成一股強大的法律威懾力量。同時,對一些做得好的、配合好的調查對象也要宣傳表揚。宣傳形式要多樣化、生動活潑。可以讓群眾自己教育自己,由群眾自己出來宣講。不要搞得太死板,還可以用文藝的形式,比如搞些小品等,使人看了有深刻的啟發。還要公布各級普查辦公室的舉報電話號碼、網站、信箱等,讓大家有反映問題的渠道。
最后沖刺的階段就要到了,普查登記的各項準備工作必須在這一個月內全面完成。我們各級普查機構、各級統計部門都要緊急動員起來,振奮精神,把這一個月的工作做好,為明年1月1日開始的普查登記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還遺留的一些問題,包括培訓方面的、教材方面的、單位清查遺漏的等等都要盡快在這個月做完,不能拖到明年。
在各級政府的關懷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支持下,經濟普查的各項工作進展是不錯的。我們充滿信心,堅定不移,一定能把這項工作搞好,也一定要把這項工作搞好。我們沒有半點退路,否則就無法向黨、向國家、向人民交待。我們必須交出一份圓滿的答卷。大量的工作是靠基層的普查工作人員去做的,特別是戰斗在第一線的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們的工作非常努力、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