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新聞晚報報道,近期連續的空中驚魂也讓人們發覺了其中諸多“理財經”:為什么有人能獲賠上百萬元,比同機其他人高出一倍多?為什么有人明明沒有買相關保險,卻還能獲賠?在連串空險事件后,最受關注的不僅是事件本身,還有著血淚換回的“理財經”。
經驗一 “航意險”銷售升溫
近期,各大公司的航空意外險銷售持續升溫中。據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業務部門的數據顯示,僅包頭空難發生后的一周內,他們在上海機場的航空意外險的銷售額上升了30%,友邦保險的航意險銷售額增長了20%,但數據同時顯示,空難后,長期意外險的銷售情況并沒有明顯增長跡象。
中國人壽上海分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陸蓓介紹,根據以往的經驗,空難之后航空意外險都會“熱鬧一陣子”,但在一兩個月后又會回落。她說,提高航空意外險的銷售固然是件好事,但他們更希望通過這次事件能夠提升公眾保意外險的意識,能夠購買一些長期的意外保險。
經驗二 “第一份險”出水
業內專家認為,人們在購買保險時,所選的第一份保險應該是“意外險”等保障型險種,這種保險往往保費較低,大部分人都能夠承受,但保障又相對很高。在有了足夠的保障型保險以后,再考慮購買投資類的保險,而目前大部分的市民將保險作為一種投資途徑,購買保險時首先考慮投資收益是很不合理的。
要提醒的是,在購買航意險時,消費者應到機場或者具有保險兼業代理資格的航意險代理點或者保險公司銷售點購買航意險保單,購買時注意認清航意險保單的真偽,注意購買的是哪家保險公司的保單或者哪幾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的保單,必要時可以向相關保險公司聯系核實保單的真偽。另外,務必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證件號碼。
經驗三 信用卡附加值增值
在11月21日包頭的空難中,死亡旅客獲賠的情況高低不一,少則7萬元左右,大多在20萬元或40萬元左右,其中獲賠最高的一人得100萬元。然而,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位獲賠最高的人士并非特意去購買過意外險,他之所以獲得理賠僅僅是偶爾使用了一張信用卡。
原來,這名遇難乘客在購買該機票時,在多張銀行卡中無意中刷了招商銀行的信用卡,而這張卡正好附送航意險。也就是這一刷,他在離世后還為家人留下了一筆巨額補償。據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有關人士介紹,對于信用卡客戶,他們早已開始贈送1或2年的航空意外險,信用卡持卡人在購買機票時假如用該卡消費,就自動獲得一份泰康人壽的意外險。普卡的保額為50萬元,金卡為100萬元。
據了解,國內現有兩家銀行的信用卡是附贈航意險的。而其實跳開信用卡,還有其他商品也會有航意險附贈,目前最多的還是保險業內,如買一份壽險贈航意險等。這些贈送的保險以前往往被人忽視或不作為購買該產品的參考因素。而以上的這一事例是否能給人一些啟示。
經驗四 房貸險也能換賠償
房貸險曾被不少人視為一個“霸王條款”,貸款買房本已囊中羞澀,卻還被要求到銀行指定的保險公司購買房貸險。然而,徐先生的遭遇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住房按揭保險”。徐先生在包頭空難中不幸遇難,但他生前投保的平安財險“住房按揭保險”,使他的家屬得到了55.8萬元的理賠金,即向銀行購房貸款的余額。
一直被認為是風險度小、理賠少的險種,經過這一事例讓人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保險的作用不會時時體現,然而一兩千元的房貸險關鍵時刻卻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要提醒的是,用公積金貸款的市民是由專門的公積金擔保公司承保的。(錢妤 裴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