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電 題:紡織品“后配額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
中新社記者王進昌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定》,全球紡織品貿易將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實現一體化,現行紡織品被動配額將全部取消,中國將迎來紡織品貿易的“后配額時代”。權威人士認為,這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對中國紡織品貿易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長期以來,全球紡織品貿易一直游離于自由貿易體制之外。在配額體制的嚴重扭曲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品出口一直受到嚴格限制。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比較優勢的發揮,同時也背離了世貿組織自由貿易的原則。因此,配額體制的完全廢除將使全球紡織品貿易真正迎來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的新時期。
統計數字表明,近年來,部分類別紡織品取消配額限制后,中國的相關產品出口增長較快。明年一體化后,隨著世界紡織品貿易格局將發生的重大變化,中國的紡織品出口潛力會得到進一步釋放。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此表示擔憂,聲稱中國產品在一體化后將沖擊其產業、大面積搶占市場,并片面地將目前紡織品貿易面臨的問題歸咎于中國。
中國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指出,中國是在權利和義務基本平衡的情況下加入世貿組織的,目前也正在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義務。紡織品一體化是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重要成果,作為世貿組織負責任的成員,中國不僅有權利享有、更有義務維護并執行該成果。
熟悉紡織品貿易的專家指出,中國紡織品出口短期內出現一定程度的增長是配額體制向自由貿易體制回歸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因為原有配額體制嚴重扭曲了世界紡織品貿易,壓抑了中國紡織品的出口。一體化使貿易扭曲得以消除,中國紡織品出口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的快速增長完全是正常的。但從中長期看,受原材料供應、電力、環境等因素的制約,這種增長不可能長期維系。
據中國有關企業反映,由于發達國家紡織業界追求貿易保護主義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中國未來紡織品出口不確定因素較多,確實不應盲目樂觀。目前各國進口商已經在規避和分散風險,企業訂單數量并未因一體化即將到來而增長,中國對某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還可能下降。世貿組織關于紡織品的最新研究報告也表明,由于市場鄰近程度、關稅限制、其他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等原因,一體化后中國紡織品市場份額的增長將低于預期。
而且,中國既是紡織品生產大國,也是紡織品消費大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提前履行承諾,二○○四年將進口關稅總水平由百分之十一點三降低到百分之十點四,低于很多發達國家的進口稅率。目前,除棉花、羊毛實施進口關稅配額外,對于紡織品進口沒有任何限制性管理措施。隨著紡織品貿易的發展,中國紡織業對紡織原料和紡織機械的需求必然不斷增大,相關產品從各國的進口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帶動各國相關產業的發展。
因此,無論對中國業界來說,還是對國外業界來說,紡織品一體化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雙方能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一體化帶來的新形勢,就一定能實現共贏的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