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解放軍報援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消息,2004年,中國航天發射任務八戰八捷(因用戶要求將一次對外發射服務調整到2005年進行),8枚長征運載火箭,將中國自行研制的10顆不同類型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并以創造的“四個之最”為中國航天譜寫了新的輝煌。
長征火箭年發射次數最多
長征火箭首次一年8次發射,把10顆衛星送上了預定軌道,成功率大幅提高。迄今,長征火箭總發射次數達到83次,自1996年10月以來,連續成功發射41次,成功率達到了93%。
在此之前,長征火箭年發射最高紀錄是1998年和2003年,各實施了6次發射,其他年份的發射則一般只有四五次甚至更少。今年是長征火箭發射次數最多的一年。
發射衛星種類和新技術應用最多
2004年,是中國發射衛星種類和數量最多、新技術應用最多、在軌穩定運行最好的一年。今年,中國研制的衛星有資源衛星、返回式衛星、科學試驗衛星、科學探測衛星、氣象衛星和小衛星等多型衛星。其中,試驗二號衛星的正常在軌運行,標志著中國小衛星性能已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對于研制和掌握小衛星平臺的前沿技術、探索小衛星技術發展新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制的19顆衛星在軌運行穩定良好。
今年發射的火箭雖然沒有一枚是全新型號。但由于用戶的需求不同,載荷要求條件不同,每枚火箭都進行了適應性技術修改。每一點點改動,不僅要求對成熟技術的改動有新認識,還要對改動后各系統間的匹配有新認識;今年發射的衛星也應用了不少新技術,發射的返回式衛星上使用的新儀器,對工作環境要求十分苛刻。為了確保新儀器正常工作,衛星熱控系統的設計師絞盡腦汁求解了道道難題。
技術與管理創新推進速度最快
2004年,“長征”火箭全部實現大幅縮短在發射場測試時間。火箭在發射場的準備期由45天左右縮短到23天。4月18日,“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試驗衛星一號和納星一號小衛星獲得圓滿成功,這是今年航天科技集團公司8箭10星發射任務的開篇之作,同時它也創造了“長征”火箭從進入發射場到完成發射所用時間最短的紀錄。同樣,“長征”二號丁、“長征”三號甲系列、“長征”四號乙火箭均實現了發射周期的縮短。
11月6日發射升空的資源二號03星按指令進入預定位置后,與01星和02星成功完成共軌、同面、相差120度組網。“資源”二號衛星3星成功組網,在縮短對地觀測重復周期、提高時間分辨率和系統分辨率的同時,創造了中國不同時間發射的同一型號3顆衛星輝映太空的紀錄。
發射周期的縮短,源于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科學工作流程的再造。“長二丙”火箭不到一年內發射5次,一年轉戰酒泉、太原、西昌3個發射場,一支隊伍同時要在生產總裝廠和發射場之間奔波。為此,“長二丙”的研制隊伍創造了新的滾動工作流程。當火箭在總裝廠完成總裝測試后,一部分人員隨火箭進入發射場,而另一部分人員已開始了另一枚火箭的組裝、測試;在發射場,當部分發射隊員完成對火箭相應系統的測試后,又回到總裝廠加入后方的工作。過去,火箭在發射場技術測試廠房要分解進行單機檢測、分系統測試、系統匹配測試、四次總檢查等工作環節;而“長二丙”火箭只保留單機檢測環節,在交付手續完備的情況下立即實行箭體吊裝,進入轉場階段,大大節省了測試時間。
衛星在發射場的工作流程也不斷優化,向著時間短、隊伍精、效率高的方向發展。例如,返回式衛星過去在發射場的時間需要兩個月,目前已縮短到40天左右。由于應用了新的測試手段和設備,使得發射隊人員精干、效率大幅度提高。過去,有的火箭發射隊人員達三四百人,現在已控制在100多人。
作為龐大的系統工程,每一個宇航產品,都涉及數以萬計的零部件和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每一次航天發射都要牽涉到衛星、火箭、發射場、測控等多個系統。航天工程涉及的單位、人員、財產、物資可以說是難以數計。航天人以快速推進管理創新,迅速適應了任務需要,為不斷創造奇跡打下了良好基礎。有一家宇航材料研究所,全所員工都在“多做0.02”的工作。他們說,假定工作的標準為1,每一個人都只做到0.99,那么許多個0.99相乘,積就會越來越小,距失敗就會越來越近;而如果每個人都比標準多作一點點,達到1.01,乘積就會越來越大,距成功就會越來越近。就是憑著這樣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嚴格的質量管理,航天人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一年內發射任務按計劃完成最佳
今年的發射活動集中在下半年,從7月25日至11月18日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安排了7次發射,次次發射都做到了按計劃準時實施。“長征”二號丙火箭從去年12月發射探測一號衛星到今年11月發射試驗衛星二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以兩種技術狀態、分赴3個發射場、成功發射5次,將6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錄。
今年的發射任務密度大、時間要求緊,一些發射任務沒有一點退路。以“風云”二號C氣象衛星的發射為例,天上的B星等著C星接替,C星如果不能按時發射赴約,天上的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就無以為繼,一旦出現斷檔,氣象預報、防災減災的任務就會出現空檔;再比如,兩顆返回式衛星的用戶急等著衛星的遙感資料和科學數據,哪一顆星也不容有半點閃失。在發射任務異常艱巨的情況下,航天人憑著智慧和辛勞,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一年發射任務按計劃完成最佳的成績。
2004年,中國航天再創輝煌,成功發射“八箭十星”創“四個之最”;2005年,中國宇航大軍還將迎接新的攻堅戰,其中,“亞太”六號衛星的發射、“神舟”六號飛船的發射已排上日程。2006年、2007年,新的發射高峰年正在逼近,浩瀚的太空將聆聽一個又一個來自中國的捷報。2004年中國航天8次發射10顆衛星
4月18日,“長二丙”火箭發射試驗衛星一號和納星一號衛星;7月25日,“長二丙”SM火箭發射探測二號衛星;8月29日,“長二丙”火箭發射第19顆返回式衛星;9月9日,“長四乙”火箭發射實踐六號A、B兩顆衛星;9月27日,“長二丁”火箭發射第20顆返回式衛星;10月19日,“長三甲”火箭發射“風云”二號氣象衛星C星;11月6日,“長四乙”火箭發射第3顆中國資源二號衛星;11月18日,“長二丙”火箭發射試驗衛星二號。
(據解放軍報;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