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是周星馳拍給自己看的電影,也是拍給有童心的懷舊觀眾看的電影。電影經過最為現代化的包裝,有著最炫最酷的電腦特技的修飾,但撐起整部電影的內核還是周星馳亙古不變的草根立場。
-好看好玩,這是我的評價。當然,我也知道很多影評人在笑過之后,已經迫不及待地讓自己情緒冷靜下來,然后指出《功夫》的很多缺點。讓批評《功夫》的理性者們繼續理性去,讓我們這些感性地追捧《功夫》的家伙繼續感性下去。
-情節上把無厘頭的表演和對白降至最低比重,改而將主軸放置于特技和動作,以及隱存于特技和動作背后的東方式禪意思想。這出戲的幾位演員都挑選得適宜,戲份也很平均,像幾顆各安其分的珍珠,周星馳用食指和拇指捻起一根線,把它們貫穿起來,最后打個活結,把珠鏈掛在一尊觀音菩薩像的胸前。
-《功夫》的意義在于周星馳已經是作為一個水平很高的導演來制作這部電影。相信《功夫》今后會帶動香港武打電影的電腦化風潮。
-真心覺得星爺很帥。年輕的時候眉清目秀靈氣逼人,現在人到中年,雖然皺紋多了,頭發花白,但是如果你看過《功夫》制作特輯的話,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他在片場容光煥發、指揮自如、樂在其中,那神情樣貌真是一等一的靚仔。《功夫》里的星爺在演技上沒有太大突破,只是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表演任務。不過沒關系,星爺在編導方面已經借助《功夫》跨入一流大師的行列。
《功夫》的票房只能用井噴來形容,《功夫》的好評率為近年華語電影所僅見,《功夫》的FANS看了一遍又一遍,把玩不已,心思難平。一種山呼萬歲的朝拜氛圍中,出現了這樣的聲音:“終結一切的武俠片”,“完美的圓”,“沉寂的武俠片將要復蘇的標志”,“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分數,我給100分”。
這話聽著實在刺耳。我不想說“藝無止境”這樣的老話,而是《功夫》本身有明顯的欠缺。我是一個嗜“打”如狂的影迷,也是周星星同學的死忠FANS,他所有的電影都看了兩遍以上。因為熟悉,所以珍愛,武俠片和周星馳對我來說都算自己人,可我不能接受這種非理性的評判。《功夫》特技炫目、配樂得當、臺詞搞笑,編導演攝錄美諸兵種配合默契,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看煞人的大片。但作為一部功夫片,它在創新上做得不夠,它不可能開一代風氣,也沒有確立新的行業標準。
比如說,它就沒有《東方不敗》的魔幻轉折。中國動作片二水分流,古裝武俠片和時裝動作片。濫觴于上海的“火燒紅蓮寺”系列,再起于上世紀50年代香港的“黃飛鴻”系列,都曾是萬人爭睹的局面。早年間技術粗陋,暫且不說,從六七十年代邵氏武俠說起,大致是十年一變的格局。每一變不是技術上的乾坤倒轉,就是創意上的能級跳躍,兩者往往齊頭并進,互為表里。話說上世紀90年代初,邵氏電影沒落,武俠片頹勢顯現時,徐克徐大俠躍馬出陣,奏出《東方不敗》的激越篇章,技擊神奇化,這一變如同打通任督二脈的阿星,登時蠶蛹化蝶。徐老怪為武俠片底定十年江山,《臥虎藏龍》未出圈外,《英雄》、《十面埋伏》盡在轂中。
《功夫》固然了得,但基本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斧頭幫”的大陣仗是邵氏老片《馬永貞》先擺下的,“五郎八卦棍”來自劉家良導演劉家輝主演的電影,“陳真”梁小龍就不用說了,“洪家鐵線拳”趙志凌是拍過幾十部電影的邵氏武行,油炸鬼董志華是張徹晚年的弟子。其他的,肥婆四的“獅吼功”來自《倚天屠龍記》里的謝遜,“如來神掌”本是當年一部同名的邵氏武俠片,“火云邪神”雙指夾住子彈跟東方不敗阿姨差相仿佛。當然還有“浩氣長存的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先生”。《功夫》致敬了香港武俠片的黃金年代,薈萃了那個年代的諸多見證人,是為集大成者。
當然,《功夫》也有創新,“送鐘(終)”和“大喇叭”的轉換,“踩腳功”又實用又搞笑,包租公做人隱忍打的是太極拳,功夫和劇情結合得不著痕跡,難怪周星星得意不已。還有苦力強被琴聲所殺那段,未見一拳一腳,幾個剪影殺意無窮。論智力含量,這些不太顯眼的設計要超過驚天動地的場面。只是,這些火花還不足以點亮一個新的世界。
話說回來,《功夫》已經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影了,三年來嘔心瀝血的周星馳值得尊重。神化周星馳問題不在于他,也不在于網上的洶洶之眾,而在于一些掌握了話語權的年輕寫手,總為癡迷遮望眼,一撒歡把話說大了。《功夫》里有一段極其搞笑,斧頭幫去豬籠城寨鬧事被打敗,師爺田雞被肥婆四制住后,見風使舵訓斥手下:“你們有沒有公德心啊?這么晚了又吵又鬧的,街坊們不用睡覺了?人家明天早上還要上班呢。”我把這段話稍稍修改一下,送給這些情緒過分飽滿的癡迷者:你們有沒有公德心啊?這么早就又捧又拜的,周星星不用進步啦?人家明天還要拍《功夫2》呢。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