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5日電 揚子晚報報道,在不久前結束的“同濟作家周”中,莫言、余光中、蘇童三位知名作家及滬上多位文學評論家在同濟聚旗,進行了一場“文學與人文關懷大型對話”。在這場對話中,莫言、余光中與蘇童從各自的角度,透視了文學在當下的命運。
莫言:文學別戴假發套
莫言表示不要總是感嘆文學黃金時代的遠去,文學本來也不應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的那種“崇高”的地位。文學仿佛是人的頭發,少了一點也可以接受,沒有光澤不健康就可以完全剪掉,也不會對人的身體有任何傷害。只是不要戴假發套,保持真實面目就可以了。
“有個八歲孩子寫了20多萬字的小說,他說最崇拜的作家是莫言,但沒看過我的任何作品”,莫言說,現在社會一個人完全可以不看作品,只根據道聽途說的一些花邊新聞就可以判斷喜歡一個作家與否,因此有的作家就把寫作的部分精力轉移到營造花邊新聞上,而對寫作粗心大意。他表示,對當今文壇來說,文學中的人文關懷最基本的就是不要粉飾自己的創作,不要戴假發套。
余光中:全球化時代關懷“中國化”
在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余光中看來,所謂“文學中的人文關懷”在全球化的現狀下,首要的是關注語言。他表示臺灣現在有兩種傾向,一是全球化,一是“本土化”,卻忽略了“中國化”。其實臺語不過是閩南語的一支,拋去“中國化”,“本土化”何從談起。
他認為所謂全球化主要是西方化,而西方化主要是美國化,這種西化不僅在物質產品上,在文化尤其是語言上已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內地中文系教師考教授的職稱必須考英語,可見中文地位的式微。
“如果在語言世界中也分為三個世界的話,那么像印度那樣屬于英語語系第三世界的國家已經產生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已經進入世界文壇的中心”,余中先表示,內地可以說是中文語系的第一世界,港澳臺地區是第二世界、南洋等地是第三世界。全球化華語世界的人如何能在這個時代保持中文的純粹性,將中文發揚光大是最中心的問題。
蘇童:不要忘卻悲憫情懷
小說家蘇童用了個故事闡述他對人文關懷的理解,他每天接女兒放學必須經過的破爛不堪的一條街似乎是一個頓悟的地點。他介紹說,每次和女兒經過那條街,他都會大聲抱怨那些小攤販將道路搞得如此骯臟。但是突然有一天女兒突然對他說,你不要抱怨了,他們不在這里還能去哪呢?
蘇童突然覺得非常驚訝和羞愧,他從未教過女兒如何理解這些事,如何關注他人,然而一個小孩子卻用最單純的話流露出了善良,也就是我們總說的人文關懷。他認為歲月在讓一個人成熟的同時也讓人丟失了很多東西,而作家寫作的意義之一就是幫助人們找尋失去的東西,因此保持單純、悲天憫人的情懷是一個作家永遠不應忘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