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是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諾曼底登陸戰(Normandy D Day)60周年紀念。
當年,就有一名在英國空軍服役的新加坡人參與這場戰役,他還因為所駕駛的偵察機被納粹德國戰斗機擊落,成為戰俘。
被西方空軍列為“二戰飛行英雄”的陳家海(Tan Kay Hai),是在英國空軍第二中隊服役,他是隊里唯一的華人。
諾曼底登陸戰爆發后,他駕駛偵察機偵察德國裝甲增援部隊陣地,為盟軍提供空襲目標,以削弱德軍支援。
他是在1944年6月29日完成任務回返倫敦蓋威克(Gatwick)基地時,在法國巴黎北部上空被擊落。雖然他安全跳傘逃生,卻被德軍逮捕,關進臭名昭著的Stalag Luft 3戰俘集中營。德軍節節敗退時轉移戰俘,讓他能趁機跳出押俘火車,輾轉逃到美軍陣地,由美軍送回倫敦。
其實,在諾曼底戰役前,陳家海已在意大利立下偵察和轟炸德軍炮兵陣地有功而在1943年獲頒“卓越飛行十字勛章”。
兒子曾是游泳健將
陳家海1991年去世,終年77歲。他的兒子陳傳興在1960年代曾是新加坡著名游泳健將,多次獲得東南亞半島運動會(東南亞運動會前身)金牌,是新加坡設立體育獎以來第一個最佳男運動員。
但陳家海這段曲折離奇的“歐戰歷史”,和他在1950年組織志愿空軍聯隊的事跡,鮮為人知。
尤其是英國在戰前派送114名新加坡人到加拿大接受飛行訓練,也只在記載歐戰飛行員逃生事跡的西方書籍提到陳家海故事時略提一筆。
陳家海是潮州人,在端蒙小學和圣安德烈中學受教育。戰前從事汽車銷售員,居住在實龍崗路圣喬治路一帶。
現在,陳家海的孫女陳麗兒(次子陳傳成的女兒)有意為他撰寫傳記。
陳麗兒受訪說:“跟很多大難不死的戰俘一樣,祖父不太愿意提起他參軍、卷入歐戰和成為戰俘的那段往事。但我認為這是新加坡歷史的一部分,不只是我的家族和我們的孩子,其他新加坡人也應該分享這段歷史。我們幾個堂兄弟姐妹覺得應該把他的事跡出版成書。“只是,我們手頭上的資料太少了,只有一些西方書籍的記載和剪報,以及倫敦檔案館資料,然后就是公公的個人作戰飛行記錄冊,我們非常缺乏他在本地的資料。我希望認識我公公的人,包括他的朋友、戰友、同事等,能跟我們聯絡,提供一些資料,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心愿。”
巴黎逃生記
陳家海在1944年中調回英國,到以倫敦蓋威克為基地的第2中隊,駕駛Mustang戰斗機。6月6日盟軍登陸諾曼底,反攻歐洲,第2中隊負起深入德軍后方偵察裝甲部隊陣地的任務。
根據英國官方檔案,陳家海參與第一天掩護登陸的空襲行動。
在6月29日的兩機一隊偵察任務中,他和1號機隊員在回返倫敦基地時,在巴黎附近上空遇到8架德國ME 109戰斗機。敵機分兩路攻擊他們,他的右機翼被毀,整架飛機以640公里時速從1000米高空下墜。
根據“Into the Silk”一書,他彈出機艙張開降落傘時,飛機已跌到70米上空。西方飛行員認為,到這個高度才打開降落傘太遲了。
更糟的是,陳家海的降落傘是當天早上臨時向別人借用的,來不及調整吊帶,結果松寬的吊帶使他降落時臉朝地面俯沖。
數分鐘后他整個臉撞上地面。他告訴媒體:“我眼前一黑,后來感覺身旁有東西靠近來,睜眼一看,是幾頭牛在看著我。我立刻爬起來收傘,以隱藏行蹤。但整個左邊身體劇痛,鼻孔和嘴不斷流血,只好再躺下去。我感到心跳很快,很害怕,但又找不到外傷。當我知道原來鼻孔和嘴流血是臉部落地時被氧氣面罩壓傷而不是內傷,我放心了。”
不過,這一跌,使他跌斷3根肋骨和右腳,打開降落傘時也使他的肩骨脫臼。他過后成功站立,離開農田,走到大路上。
他看到一家農舍,但嘗了閉門羹。第二家農戶的年輕法國夫婦讓他入屋休息,給他換上平民服裝,安排他到旁邊小屋子睡覺。相信這對夫婦后來拿了他的軍服和降落傘向德軍告密,他在睡夢中被找上門的德軍逮捕。陳家海被送往專門囚錮空軍的Stalag Luft 3戰俘營。
在他的戰斗機被擊落后,一家英國報章報道他已喪命,還寫了一段他在意大利立下奇功的報道。
聯軍節節挺進,越過萊因河時,一些戰俘企圖越獄,但不成功,而被德軍轉移。陳家海被押上一列火車,但在中途跳車成功。他誤打誤撞逃進美軍陣地,由美國人送回英國,結束8個月戰俘生涯。
英國人在歐戰接近尾聲時策劃反攻馬來亞,陳家海也盼望能加入光復家鄉的戰事,但戰事尚未開,日本已投降。
出身富裕家庭
在3年零8個月的二戰期間,陳家海的妻子和家人跟他失去聯絡,他們不知道他是死是活。直到1945年9月的一天,陳家海突然在圣喬治路的洋房家門口出現。
根據西方書報,他非常風趣、勤奮,隊員稱他為“查理·陳”(Charlie Chen)。他不滿足于在后方駕運輸機,提出上前線要求,最后獲準為偵察戰斗機機師,駕駛spitfire,專門偵察和拍攝德軍炮兵陣地。
這些任務包括攻擊最少3個炮兵陣地。但他在一次偵察Ausonia地區的任務中,擺脫5架德機ME 109糾纏,一舉殲滅5個炮兵陣地,而在1944年2月獲得英王頒發卓越飛行十字勛章。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