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4日電 昨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寧波余姚市田螺山考古隊領隊孫國平在發掘現場對記者表示,田螺山遺址距今有6500——7000年歷史,其出土文物、研究價值均堪比河姆渡遺址。
田螺山遺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鎮。2000年初,當地一家熱處理廠挖掘水井時,在二三米深的地層挖出大量陶片、石器、木頭等物。2003年初,田螺山遺址發掘被列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計劃,報請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審批發掘執照獲準。今年2月18日,一期發掘開始。
東方早報報道,通過各種渠道,記者拿到了孫國平5月中旬上交浙江省文化廳的匯報材料,上面有令人振奮的表述:在田螺山遺址出土了異常豐富的動植物遺存,如鹿角、魚骨、酸棗、稻米、菱角等,堪稱“新石器時代的動植物百科全書”;已出土器物包括陶器、骨器、石器和木器,僅供狩獵用的箭鏃就有200多件,可復原的陶器和小件器物在500件以上;陶器的種類與器形與河姆渡遺址相近,有的是河姆渡遺址中沒有的,如刻畫著人臉形的陶支腳、大象頭部形態的陶片等;令考古專家注目的是一件造型特殊的夾炭黑陶器:上部大致呈龜背形,中脊略呈人字形鼓起,頭尾殘,近圓形的輪廓線內飾有花朵;下部則保留著豬形動物圖案。
此外,專家還修復了一件體形碩大、裝飾華麗的夾炭陶盤口釜和一件超大型雙耳深腹夾炭陶罐,未及底就已達70多厘米的高度,體量堪稱“浙江史前文化之最”。
余姚河姆渡博物館館長葉樹望告訴記者,在田螺山的考古發現遠不止這些,遺址真切地反映了以挖坑、墊板、立柱為特征的建筑基礎營建技術的階段性特征和發展水平,確立了中國南方史前木構建筑中圍護與承重功能分離技術的起源時代。
記者在余姚田螺山遺址看到,近30位村民在一個300多平方米、3米多深的積水大坑里清洗木樁、搬運泥土、收拾器物碎片,地面上有秩序地立著30多根木樁,還橫著一根5米多長的木頭。“木樁加上茅草就是房子,橫著的木頭應該是房梁。”孫國平說,從此可以想見先民娛樂、生活的場景。
此外,記者還見到一對陷在泥土里、約20厘米長的骨架和整籃整籃的陶片,其中一塊沾滿泥土的陶片上依稀可見刻著“魚像”。
據悉,已出土的成件器物均堆放在儲藏室,正在指導村民清理現場的孫國平拒絕了記者一睹文物的要求。
孫國平表示,此前媒體關于田螺山遺址的報道不過是“皮毛”,“越往下,寶貝就越多”,在記者的追問下,他又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這么多遺存完全基于高且穩定的地下水位的優越保護,這么高的地下水位是相當獨特的;論器物花紋的清晰程度,其他地方挖掘出的同時代器物幾乎不能相比。據悉,美國、日本專家已幾次來到田螺山,與浙江省考古所商談合作研究。
相關鏈接
河姆渡遺址:1973年在距寧波市以西25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口北面被發現。遺址總面積4萬平方米,疊壓著4個文化層,深度有4米。用碳——14法測定,第4層距今約7000年,第1層距今約5000年。經考古發掘,出土文物6700余件。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的一處聚落遺址。遺址的發現,改變了只有黃河流域才是中華遠古文化搖籃的傳統觀點,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徐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