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8日電 《中國財經報》今日載文指出,中國應下大功夫加緊蛛網式戰略通道的建設,有效降低中國在海上石油運輸被中斷所導致的脆弱性,減少對西太平洋戰略通道的依賴。在這個問題上,中外分析家都強調了輸油管道的潛在戰略利益。
文章稱,首先,加強中國南海石油的開發,并著手建設通往緬甸的石油運輸管道。南中國海有石油資源235億噸、天然氣資源10億立方米,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基地,中國應加強與東南亞相關國家在南中國海石油開發上的合作。
其次,加強東北亞能源合作,建設東西伯利亞——中國——韓國——日本的天然氣管道,以及西西伯利亞——中亞——中國——日本的石油管道建設;
再次,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加強和中亞國家以及俄羅斯的能源合作。中國對中亞和俄羅斯能源資源的投資,能夠為中國提供避開美國海軍控制的航道的石油供應線,降低中國由于中東石油供應阻礙甚至中斷所造成的脆弱,而且中國的陸上軍事優勢將發揮積極作用。
此外,建設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到中國的輸油管道,可以確保中國能源供應來源多元化,從而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戰略通道事關中國的經濟安全和國家核心利益,中國應不遺余力地建設蛛網式戰略通道,并大幅度提高確保戰略通道暢通的能力。
文章認為,戰略通道建設將是一項投資大、風險大、見效慢的事業,應發揮中央政府在戰略通道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完善以國家銀行為主體的政府投資和融資體系,在投資規模和信貸規模上應重點向戰略運輸通道建設傾斜,集中必要的財力、物力保障重點建設項目。(門洪華、高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