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億萬中國人心目中的航天英雄楊利偉上個月訪問了世界頭號航天大國美國。人們期待著主導國際空間俱樂部的美國接納后起之秀的中國,共同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發揮實質作用。然而,美國當前對中美航天合作態度冷淡謹慎。
冷淡
楊利偉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是應美國參議員、前宇航員比爾·尼爾森的邀請到美國參觀訪問的。此行,他們雖然參觀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位于傅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但出面接待中國航天英雄的并非NASA,而是州立組織佛羅里達州航天局。
而且,這次參觀得以成行還是一名對中國友好的房地產商特朗斯·福雷戈利從中撮合的結果。弗雷戈利與前宇航員、現任佛州航天局局長的溫斯頓·斯科特是好朋友,他的努力最終使佛州航天局向中國代表團發出了邀請。據斯科特透露,為了安排中國代表團的這次訪問,他們與州和聯邦的官員交涉了好幾個月,這次訪問的成功標志著“美國對中國這個航天大國的初步認可”。
此間觀察家認為,美國目前對中國的合作愿望是態度冷淡,不過不是最終拒絕。對楊利偉的接待表明,美國并沒關上合作的大門,隨著雙方增進交流、加深了解、建立互信,美國的態度也許會軟化。接納中國需要一個過程。
擔心
NASA不出面接待中國首位航天員,表明它對與中國航天部門建立正式的合作關系仍有保留。早在楊利偉去年成功首航太空后,NASA就告訴中方,中國的技術尚不成熟,兩國還不足以建立類似于美國尋求與俄羅斯之間那樣的航天合作關系。
但研究中國航天計劃的美國專家瓊·約翰遜-弗雷塞教授指出,美國仍視中國為國際航天俱樂部的局外人,原因是擔心中國的“神舟”飛船會作為太空偵察的平臺。弗雷塞日前在卡納維爾角參加第41屆太空大會時說,實際上在軍事技術和能力方面,中國目前落后美國至少20年。
有專家指出,美國的這種疑慮是沒有根據的。中國的太空計劃沒有必要從和平目的轉化為軍事航天計劃,因為過去50年的航天史已確定無疑地表明,勘測衛星的效率要遠遠高于轉為軍事用途的載人航天計劃。
如果中美實現航天合作,那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美國正在計劃重返月球,并最終實現一次載人火星之旅。NASA現在每年的預算已經達到150億美元,它希望在不增加預算的情況下實現這些新的宏偉目標。為此,美國希望讓俄羅斯、歐洲及日本這些國際空間站項目的伙伴國發揮作用。如果美國也尋求中國的合作,不僅可以緩解美國的財政負擔,而且能使NASA騰出各種資源用以研制多功能載人外層空間航天器,以實現更宏大的計劃。
呼吁
當三代宇航員在尼爾森位于華盛頓的辦公室熱情相聚時,美國老宇航員對中美合作的熱誠溢于言表。令中國首位宇航員楊利偉激動驚喜的是,他見到了美國太空界傳奇人物、在“阿波羅計劃”中第二個登上月球的艾德琳。兩人一見如故。楊利偉說:“作為最早登上月球的人類之一,你是太空人中的先驅。”
一向主張美中合作的艾德琳說:“你我彼此一樣。我希望所有遨游過太空的人——雖然他們不是先驅,但作出了新的貢獻——能聚集在一起。”對此,楊利偉回答說:“我相信我們太空領域的同行能夠彼此很好合作,共同為全人類作出貢獻。”
艾德琳說:“在我們登火星之前,‘太空探索者協會’的所有宇航員將于今年8月相聚莫斯科。我希望出席,也希望這個組織邀請中國入會。”說著,他從錢包中掏出了會員卡給楊利偉看。艾德琳和尼爾森都是該協會的持卡會員。在他們的卡上,一面印的是英文,另一面印的是俄文。艾德琳建議重新設計會員卡,以便也印上中文。“我們期待著中美攜手拓展太空合作的那一天。”(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記者:邢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