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二日電 (記者 應妮)泛著香樟味的屋里整齊排列著一百四十四個楠木大柜,柜子里放置著一格格楠木匣子,匣子里頭是一卷卷舊得發黃的敦煌文獻卷帙。這就是二十二日在此間落成并啟用的中國國家圖書館敦煌遺書特藏庫。
一百零四年前的今天,一個封存了近千年的藏經洞在敦煌莫高窟被偶然發現,隨之而來的是敦煌文獻的大量流失和流散海外。在歷經劫難之余,敦煌文獻尚存大量遺偽經、古逸經、社會經濟文書及變文。及至新中國成立后,在文化部直接支持下入藏近一千六百多號敦煌遺書,多價值極高,其中相當一批是當年流散在舊官僚、舊收藏家手中的精品。
據國家圖書館善本部工作人員介紹,館藏年代最早的是一件寫于公元四一七年的《律藏初分》;還有一件“殘策”,在世界現存的敦煌遺書中僅此一件。這批解放后新入藏的敦煌遺書中還有眾多名家的鈐印、題記等,使其文物價值更顯突出。
此次落成的敦煌遺書特藏庫面積大概二百多平方米,一百四十四個楠木大柜高兩米,寬一米,厚四十五厘米,為防蟲蛀,背板為香樟木所制,用于裝遺書卷軸的楠木匣子底板亦為香樟木。該庫現藏敦煌遺書一萬六千多件,其中殘片四千五百件,分別放置在一一編號的一萬二千多個楠木匣子。
該特藏庫工作人員表示,國家圖書館將把該館“四大專藏”中的敦煌遺書、永樂大典及趙城金藏置于該庫中,目前該庫保持恒溫二十攝氏度(正負兩度),恒濕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五之間。
在參觀特藏庫中,一批老專家一邊看一邊感嘆,國家圖書館的館藏條件可與大英博物館相媲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