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8日電 最近一期的《瞭望》周刊列舉了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的宏觀調控中暴露出來的若干問題。文章稱,這些問題也就是下一步要清除的障礙。
文章認為,這些“路障”包括:結構性的過度不均衡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廣認為,此次調控要解決的是結構性過熱問題而非總需求過熱。這種結構性過熱可能引起過度失衡,加大不穩定因素。
局部利益、地區利益和國家整體利益的矛盾王小廣分析說,從局部來看,某些地區的發展是合理的。但是,發展中有一個結構問題,需要從宏觀上、整體上考慮配置是否合理。
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短視行為王小廣說,投資時,企業和地方政府更多的只是關注了2~3年的市場,往往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沒有考慮5~10年后的市場情況,對今后需求可能發生的變化考慮得比較少,沒有想過現在上的項目會不會在幾年后成為負擔,缺乏遠見。
增長和就業之間的矛盾中國最大的挑戰,就是增長和就業的問題。王小廣認為,如果增長不能帶動就業,城鄉二元結構就不能解決,增長也很難是持續穩定的。
中部崛起的問題王小廣認為,當前應該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因為東部地區已經有了自我發展的能力,政策可以不用太多傾斜。如果能夠真正實現中部地區的崛起,中國面臨的很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完善宏觀調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宏觀調控在有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是調控目標應該轉到總量上來。二是調控的行政手段使用還是偏多,法律、經濟的手段運用還不夠充分。今后宏觀調控的手段應更多使用金融、貨幣等經濟手段。
政府參與經濟活動問題王小廣說,在很多項目的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力量推動大干快上,而有些民營企業賭博性的投資背后,也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間接參與。
土地開發使用規則張立群認為,在這次宏觀調控中暴露出土地開發使用、城市開發建設缺少規則。下一步工作的著眼點之一,就在于解決規則不完整的問題。
投融資體制改革要把產權關系進一步完善起來,真正做到“花誰的錢、辦誰的事、由誰來負責”,這需要在制度上要清晰起來,不然就會發生用別人的錢謀自己的利這樣不正常的事。
標準體系的完善張立群提出,在環保方面、資源開采利用率方面,生產安全標準方面等很多行業的標準都還不完善。(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