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七月十三日電(萬強周群艷華)中國的展覽會和展覽公司數倍甚至數十倍于國際上的展覽強國,而整個展覽業產值規模不到這些國家幾分之一。中國展覽市場很熱,整個產業效益卻不高,原因何在?有專家開出“藥方”:產業結構不合理,急需調整和優化。
會展專家、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總裁梁文在此間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與廣西發展專家論壇”上坦言,中國展覽產業資源配置不合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政府一些部門在這個產業中作用過大,它們經常動用行政的力量和手段,參與到產業資源的配置中來。在中國,許多展覽場館的建設更多體現了當地政府的意志,是一種“政績”行為,而不是一種滿足產業自身發展需要的市場行為。
據悉,中國的展館目前整體的利用率僅在百分之十到三十之間,即使是中國展覽龍頭城市北京,二00三年全年展館的利用率也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展館的過剩,不僅在它的建設期就造成了資金、土地等資源的浪費,而且在展館的經營期也造成了市場的惡性競爭。許多新型的現代化展館由于物業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的費用過高,相繼陷入到慘淡經營、勉強維持的境地。
事實上,在目前中國的展覽市場中,展館以外的市場競爭主體同樣過多、過濫。梁文說,現在組展商、搭建商、物流公司等服務于展覽產業的公司非常多,但多數規模不大,市場競爭力不強,形成了整個展覽市場低水平的過度競爭,嚴重影響到中國展覽產業的產值規模。
此間會展專家認為,中國展覽業的結構調整要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為最基本的目標,但就現階段而言,應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資源使用的效益,把提高整個產業的產值規模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在按市場規律辦事的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整個產業的引導,鼓勵和支持中國展覽產業建立起行業規范和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