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4日電 香港商報今日發表中銀香港經濟研究員葉歡聚的文章稱,6月25日,深交所在其主板內專門設立中小企業板塊,恢復中斷3年多的新股發行。深圳此次在主板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遵循的是‘兩個不變,四個獨立’的原則。
即在現有法律法規環境不變、發行上市標準不變的前提下,按照審慎推進、統分結合、從嚴監管、統籌兼顧的原則設立的中小企業板塊,實行運行獨立、監察獨立、代碼獨立和指數獨立,使中小企業板塊既與現有主板市場緊密聯系,又成為相對獨立的新市場。
文章認為,這種制度安排考慮了市場現狀,希望從實際出發落實管理層的有關決策,并通過階段性的安排為最終實現向創業板市場轉化、為最終建設起多層次資本市場這一長期目標預留發展空間。但是,強調制度創新和監管創新是其改進的方向,需在發展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對于內地而言,股市的規范化建設顯然是一個長期過程。決定一個股票市場能否健康發展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但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具有投資價值,而股市作為一種制度安排首要的是能否通過市場訂價機制幫助投資者甄別股票的投資價值。
文章還指出,在公司治理方面,由民營大股東來治理所形成的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流通股東沒有發言權,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權力容易失控。相比之下,國企中還有黨委、紀檢、監察等組織機構,對管理高層有一定的監督和約束。近來市場中頻頻出現上市公司管理高層‘失蹤’的案例,不少就與民營企業有關。
由于制度性缺陷的存在,在現有的監管體制和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無法指望民企通過自律打消圈錢的念頭。上市伊始,‘新八股’的動態市盈率就接近60倍甚至100倍。號稱‘第一股’的新和成,發完股立即來個10派9元,將數年積累一掃而空,且全部分給老股東,總額超過7500萬元現金。也有報道指出,民企炒高股價向銀行作大量股票質押貸款,這一動向和有關問題,應當引起監管高層的高度關注。從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展開制度安排和創新,對于加強民企的公司治理和監管成效,維護內地資本市場的改革成果已越來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