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9日電 新華網28日刊登長篇述評文章稱贊中國政府在宏觀調控中顯現出“非凡的執政能力”。
文章稱,從2003年醞釀實施,到今年上半年強力推行,再到初現成效,新一輪宏觀調控給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大勢奠定了健康前行基礎。
文章將這一輪宏觀調控稱為“預防性調控”。經濟專家張燕生研究員說,“對習慣了治理性調控的人來說,預防性調控無疑是一次嶄新的命題。”“它的最大意義在于,在經濟尚未全面過熱、通貨膨脹尚未發生之時予以遏制,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傷害,也極大降低了宏觀調控成本。”
文章坦稱,中國政府本輪宏觀調控所面臨的復雜形勢是前所未有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說,與以往出現的投資、消費雙膨脹不同,這次主要是投資過熱,消費相對低迷。因此,調控既要抑制可能的通貨膨脹,又要避免通縮壓力增大。同時,與經濟全面過熱不同,此次是局部過熱,是結構性過熱;一些行業過熱的同時,一些行業和領域卻嚴重偏冷;煤電油運持續緊張。
文章稱,中國政府的調控手法“讓人稱道”。多位經濟專家同樣的總結到,單純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正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對癥下藥的多種調控手法并進。
文章認為,正是依靠這種適應新形勢的調控手段,不僅保證了調控措施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成效,更顯現了政府與時俱進的經濟駕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