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3日電 綜合外電報道,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和他的內閣部長12日宣誓就職,為新加坡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莊嚴隆重的新總理及內閣宣誓就職典禮于當地時間12日晚在總統府園地舉行。李顯龍表示,要把新加坡建成一個避風港,讓國民感到安全和家的感覺。部分海外媒體對李顯龍就職作出積極反應。
宣誓就職
當地時間12日晚8點13分左右,選定總理李顯龍在大法官楊邦孝的帶領下,做出效忠宣誓和就職宣誓。
李顯龍總理在宣誓書上簽字,新加坡總統納丹也在宣誓書上簽字。接著,納丹總統把委任狀交給新任總理李顯龍,正式宣布李顯龍出任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總理的夫人何晶和子女也出席了當晚的就職典禮。
新加坡第三代領導班子順利交接,幾位資深的第二代領導人也繼續留任內閣,擔任重要的職位。卸任總理吳作棟、內閣資政李光耀以及兩位副總理陳慶炎博士和賈古瑪教授,在總理李顯龍宣誓后,也跟著宣誓就職。
卸任總理吳作棟宣誓在內閣擔任國務資政,協助處理國際事務;資政李光耀留任內閣資政,英文職銜改為Minister Mentor;陳慶炎博士留任副總理;賈古瑪教授擔任副總理。四位資深領導人過后在李顯龍總理的見證下,從納丹總統手中接過委任狀。
李光耀資政則是擔任資政的第五個任期,繼續在內閣扮演顧問、輔導和咨詢的角色。陳慶炎博士也兼任國防兼安全統籌部長,他將在明年6月引退,職位由黃根成部長接替。賈古瑪教授則卸下外交部長的職務,擔任副總理,也兼任了律政部長。
13位內閣部長,當天也宣誓就職。過后,內閣部長逐一從納丹總統手中接過委任狀。跟著宣誓就職的是代部長、高級政務部長以及政務部長。
把新加坡建成一個避風港
新加坡新科總理李顯龍12日在宣誓就任總理的典禮上誓言,要把新加坡建成一個避風港,讓各地的人感到安全,也讓新加坡人從外地回來的時候感到家的溫暖。
李顯龍說:“國際局勢變化莫測。讓我們把新加坡建設成一個避風港,使各地商人感到賓至如歸,使各地人感到安全,讓新加坡人每回從外地回來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李顯龍表示,新加坡必須適應改變中的世界。他說:“新加坡的未來充滿希望,然而,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必須尋求思維的突破,并且采取大膽和創新的辦法應付全新的環境!
李顯龍說:“我們需要一個和平與穩定的亞洲,必須時刻注意這個地區潛在的安全問題…此外,我們鏟除恐怖主義的行動難免會對種族和宗教和諧產生壓力。”
他指出:“新加坡的經濟展望比過去任何時候還要好。我們的經濟恢復元氣,正強勁地增長,這個區域的經濟形勢也一片大好。我國的地理位置優越,只要我們干勁十足,膽大心細,同時保持團結,便可找到發展的機會!
他說:“我國的公司和商人遍布東南亞、中國和印度。我們跟中東和其他地區的聯系也日益加強。新加坡已經變得更富強、更團結,也擁有更多的資源。美好的未來正等待我們去開創。”他誓言:“建立一個人人都有立足之地的國家,人人都可活得有尊嚴,也可以安心養兒育女和實現各自的理想!
他說:“讓我們建設一個充滿活力、開放和包容的城市;建設一個任人唯賢,團結,又有溫情的社會。我們應該有自信心,保持頭腦清醒,但又富有愛心。”李顯龍也吁請新加坡人民,一起努力,譜寫新加坡故事的新篇章,把新加坡建設成一個人人熱愛的家園,一個人人有歸屬感的社會,以及一個人人引以為榮的國家。
媒體反應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道瓊斯通訊社等媒體報道,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在星期四晚間正式宣誓就職。部分海外媒體近日都關注新加坡的政權交接和未來走向與發展前景。
道瓊斯表示,雖然李顯龍在今年初期曾表示新加坡社會將無可避免地會有“進化性”的改變,政府將在更多方面咨詢和傾聽民眾的意見,不過,他的社會改變“路線圖”尚未經過考驗。
BBC認為,李顯龍在如何領導新加坡這一問題上給外界發出了多方面的信號。他暗示新加坡需要現代化,應該更加開放。李顯龍將繼續采取務實的、有利于商業的友好經濟政策給新加坡帶來財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并使人們繼續擁有美好的家園。
BBC表示,雖然在西方人的眼里,新加坡并不是一個自由的民主社會,但大多數的新加坡人對此并不擔心。
BBC還表示,李光耀曾說李顯龍在很多年以前就夠作總理的資格,但擔心人們會說這是李氏王朝的世襲制。李顯龍曾告訴媒體:“如果我父親不是資政,事情或許將更容易。如果你沒有那些關系,你將憑自己的實力入圍,沒有人會說你長得像或不像父親,或脾氣上是不是和他一樣或不一樣。”
路透社報道,新加坡有經濟屆人士指出,在現在的經濟局勢下,李顯龍在政策上將與李光耀執政時不一樣。但新加坡有反對黨人卻認為,李顯龍是“一個在儒家社會成長的孩子”,不會“不遵循父親的意愿”
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援引一名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米德偉(Derek Mitchell)的話稱,新加坡“會做的是推動美國同中國好好相處”。米德偉指出:“新加坡不會,永遠不會,同美國站到一起來對付中國,新加坡無疑感受到中國的崛起所帶來的震撼,但他們會做的是推動美國同中國好好相處。新加坡在這點上是相當實際的,沒有什么意識形態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