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奧運會在融合典雅與現代的儀式中揭開了序幕。現代奧運會已不單是一個全球體育盛會,更是對主辦國經濟管理能力及人民質素的一場考驗。
奧運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由財務預算到場館建設,從交通到保安,自空氣質素到市民禮貌,在在都是對主辦國的挑戰。
2008年北京奧運會要辦得出色,向世界展示出泱泱文明古國的內涵,我們就必須汲取歷屆主辦城市的經驗和教訓,不斷自省和改善。
今屆雅典奧運會引人爭議之處是成本高昂,為歷屆之冠。雅典奧運會的開支嚴重超出預算,總數達80億至100億美元,較規模相若的悉尼奧運會高出8倍。
主辦奧運會無疑能夠提升城市形象,可帶來許多無形收益,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歷屆能做到收支平衡的奧運會寥寥可數,雅典人民為主辦奧運而要背負11年債務,也不禁使人懷疑是否值得。
據北京奧運的初步經費預算,收入和支出分別為16.25億和16.09億美元,能錄得1600萬美元盈余,但這尚未包括額外興建場館的20.6億美元,以及公路鐵路、機場及環保工程的19.5億美元開支。
北京經濟飛速發展,交通環保工程即使沒有奧運因素,也將投入巨額資金建設,反而場館是“身外之物”,處理時應量力而為。
事實上,北京奧運工程開展至今,已有多個奧運場館的興建費用嚴重超出預算,實際支出可能超出原本預算的五至七成。
可幸北京市長王岐山連日來已多次提出“節儉辦奧運”的觀念,要求盡力降低工程造價﹔北京奧運主場館國家體育館最近也修改了設計來減省成本,其余奧運場館也醞釀改動﹔可見中國政府對成本控制問題仍能保持清醒頭腦,實在值得慶幸。
中國人民雖然已開始踏入小康之列,但畢竟城市之外尚有不少國民未能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假如我們不惜代價不顧一切地舉辦一場豪華而浪費的奧運,以嚴重超支及虧損來換取一剎那的光輝,難免會給國際社會一個經濟管理能力不足、有欠經濟理性和務實的印象,也未必是國民之福。
雅典奧運會結束后,奧運五環旗幟就會交到北京手中,未來4年北京將成為全球傳媒焦點。今后北京舉辦任何大型活動,都將會被國際傳媒放大,成為測試北京是否有能力主辦奧運的指標。
例如,近日亞洲杯足球賽假票泛濫,出現售票2萬張卻有7萬人入場的荒謬情,不禁使人擔心同類情形會否在北京奧運出現﹔中日足球賽前后,一些內地球迷流露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禁使人憂慮會否影響日本游客來華參與奧運的熱情。
向好處想,北京奧運也是一個提升市民生活文明的好機會,就像排隊文化、左行右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等,均是世界各地游客最容易感受到中國人民質素的指標,北京市民正好藉奧運的機會,把這些生活細節深深植根于腦海中,從而養成好習慣,與國際社會接軌。
文章來源:香港《明報》社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