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2005年中超:可預知不可期待
“革命”成為肥皂泡,改革的小路也被堵死了。2005年的中超我們還有什么期待?
-文/郝洪軍
隨著2004年12月23日中國足協年度述職大會的結束,熱鬧一年的中超在此時劃上了元年的句號。
閻世鐸第一位述職,據了解,述職報告中他認為今年足協總體工作完成一般,并承認工作也有失誤,他應該“負領導責任”。至于失誤的原因,他表示首先是“放得太多”,其次,在處理突發事件方面,不像過去那樣“果斷”,對于諸多問題的出現“預見性不足”,在處理上“有些猶豫”。第三,他認為自己對于足球業務還不夠熟悉。
足協5位副主席向總局的述職均稱自己“稱職”和“基本稱職”,而多數中層和處級以下官員都給足協的五位副主席領導集體打了很低的分數。
戲謔意味的收尾給明年的中超帶來更多撲朔迷離。
2004:足協的“三個孩子”都死了
在前一天的香河會議上,之前還擁護改革,贊賞“管辦分離”的閻世鐸,一連拋出了“五個不動搖”。“聯賽所有權歸中國足協所有,這一點不可動搖;管辦分離指的是足協是管理者,地方足協和中超委是組織者和主辦者,俱樂部是參與者,這一點不可動搖;中超委員會要在足協的控制下成立,這一點不可動搖;關于經營也要在足協的授權下成立某種形式的經營公司,這一點不可動搖;要把球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可動搖!”
有人評價閻世鐸講話:辛辛苦苦90天,一夜回到九二年!深化改革成為泡影,足協還想做龍頭老大。蜷縮在龍潭湖附近那棟小樓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依然行使著它那對中超的經營與管理權。
2004年中國足球四大皆空。在中國足球大家庭里的“兩男一女”是國家隊、國奧隊和女足。截至2004年11月17日,足協的“三個孩子”都“死”了。而由徐明等人揭竿而起的所謂“革命”,肢解了中超,也燃起善良的人對中國足球的憧憬。遺憾的是,足協“喪子”而不思痛,他們在香河怦然關上2004年的大門,懷揣著自己炮制的綱領文件怡然自得。
回眸2004年足壇,經濟學家會說,資本的無序流動與惡性膨脹是混亂的原動力;社會學也許認為,反進步力量的膨脹是導致倒退根本;而天文學家看來,足球的潰敗,則是邪惡引力作用下引發的一次天體坍塌!
理想與浪漫主義者,必須在中國足球的門前止步。盡管在2004年底,中國隊也被FIFA戴上“進步最快獎”的帽子,可是,當我們打掃2004這個戰場時,除了遍地狼煙、血腥尸體之外,有什么讓我們展望2005時能豁然開朗?
比2004更糟的2005年中超?
2005年的中超會是什么樣子?我們從本賽季球員轉會市場可略見一斑。上榜球員近600人,綜合往年轉會摘牌率來看,這近600人里要有80%左右的球員下崗。其中,包括鄭智、李瑋峰、江津、祁宏、申思、王鵬、安琦、張耀坤、曲波、周挺這樣大牌球星,他們也無法保證都轉會成功。本賽季轉會,是各個俱樂部名副其實的清倉大甩賣。這種甩賣的動因有兩個,一是香河會議上決定中超暫停降組,各俱樂部無降組之憂,低薪啟用新人,是俱樂部開源截流的手段;另外,大甩賣也成了一些俱樂部緩解經濟危機的途徑。每年的轉會期間甩賣球員,就像流浪漢賣血一樣,成為謀生的方式了。
轉會市場虛假的繁榮,還預示著2005年中超限薪將成為主旋律。足協已經明文規定,本賽季中超球員稅前收入不得超過100萬人民幣。以上賽季為例,中超主力球員收入在150萬~200萬左右,一些大牌球員的收入要達到300萬~400萬元。轉會中的大牌球員沒人摘牌,要想在原俱樂部踢球,只能勒緊腰帶過“苦日子”了!
遍地新人,可以想象沒有球星的中超賽場會是什么樣子?球迷不到賽場看球,贊助商不再投資,球員踢球失去動力,中超質量注定要下降……這種惡性循環會讓俱樂部的經營雪上加霜。有人擔心2005年的中超賽場甚至不及混亂不堪的2004。
舞臺上失去正義的主角,是非不辨,只能意味著中國足壇已經迷失了最起碼的道德標準。而被人標榜的所謂革命,只像資本大鱷為擺脫“經濟危機”而導演的一場未遂的分贓活動而已。
誰能成為中國的夏赫王子
可見,對中國足球的悲觀,不僅在于女足、國奧與國家隊“集體陣亡”后,足協所表現出的那種固執姿態;那些打著鼎新革故、激濁揚清旗幟的“領袖”們,在利益面前也是蠅營狗茍。怎么辦?足壇固有的體制如同堡壘,吶喊與空想都已蒼白無力,任何行動也似匹夫之勇。
早在足協與徐明們的斗爭呈膠著狀態時,許多人渴望第三種力量出現。即一種超越足協和俱樂部之外的絕對權力,它能果斷地撥亂反正,讓足球改革走向正軌。
中國足球怎樣突圍?革命成為肥皂泡,改革的小路也被堵死了。我們還有什么期待?法律!它可能是讓中國足球死里逃生的一線希望。
1994年,馬來西亞的夏赫王子出任亞足聯主席,并兼大馬足協主席后,第一件事就是用司法手段,懲治大馬足壇腐敗。據不完全統計,不到一年時間,就有100多名涉嫌賭球等犯罪的球員、教練和官員入獄。為此,夏赫王子不得不讓大馬聯賽停擺一年,以求恢復元氣。
遺憾的是,幾年前的龔建平,沒有成為革命的突破口,卻成為了法律的休止符。中國足球走投無路時,看看那些招搖過市的涉嫌賭球與吸毒球員,審視一下足協漏洞百出的2004年中超預算……誰可能有勇氣成為夏赫王子似的人物,讓我們的足球真正死后重生?-
(作者為《足球》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