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0日開幕的武漢市政協會議上,由著名作家、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政協委員池莉,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市政協委員、武漢市建筑設計院副院長郭粵梅聯合向武漢市政協提交的《關于取締龜山武赤壁畫館的提案》引發爭議。該提案對碉堡形建筑——三國赤壁之戰全景畫館提出質疑,要求嚴格取締。兩位委員稱,該建筑體量過大,有損龜山風貌,有害城市景觀,有悖《武漢市總體規劃》的規定。
池莉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近兩三年來,她不斷接到市民來信,對這座建筑提出嚴肅批評,認為這是武漢城市建設中最大的敗筆之一。此后,她又多次實地走訪,也有相同感覺。龜山是武漢市的一座寶山,古曲《高山流水》相傳始作于此;龜山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武漢的人文精神,武漢人對其懷著神圣的情感。
主創人員申訴
全景畫獲業內高度評價
許多人認為,這座全景館雄居龜山之上,想必一定會有豐厚的經濟回報。但事實上,赤壁之戰全景畫館一直都在虧損。記者查詢到的資料表明,去年“五一”黃金周期間,這里僅接待游客150多人次;而據武漢市園林局統計,一江之隔、門票價格同為30元的黃鶴樓卻吸引了9.75萬人踏訪。
對于全景館門可羅雀的現狀,全景畫作者之一許榮初提出不同觀點,認為這是由于全景館的宣傳、管理等不善引起的。這幅作品的主創人員在去年12月26日提交了一份有關《赤壁之戰》的申訴材料,列舉了世界全景畫界對這幅作品的評價:《赤壁之戰》全景畫的體量和氣勢在世界上只有位于埃及開羅的《阿拉伯以色列戰爭》全景畫(完成于1988年)可與之相比。為此,2001年10月,世界全景畫學會理事會七位常委在主席G·Streicher博士(德國)的帶領下專程參觀了這幅作品,認為其藝術水平世界一流。
畫館是去是留
請求政府對此事予以關注
許榮初坦誠地說,關于此館該不該建的爭論,在全景畫館還沒建起來的1996年就已有過。現在這幅全景畫已經花費許多人的心血和政府的財力修建起來,且作為中國全景畫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被記錄下來,將它毀掉不是一個理智的辦法。
中國壁畫學會會長張世彥強調說,藝術和建設的矛盾是壁畫藝術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問題。“這幅《赤壁之戰》堪稱是中國壁畫史的扛鼎之作。長期以來,壁畫創作始終處于‘補壁’的從屬地位,沒有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中得到全面考慮,一些優秀作品在城市更新或者建筑的二次裝修時被毀壞。使用單位在根本不通知作者的情況下,在建筑裝修過程中,讓壁畫與沙發、窗簾等一起,被推土機和鏟子像鏟墻皮一樣地拆掉,最終變成一堆沒用的垃圾。”
張世彥說,中國壁畫學會日前請求政府對此事給予關注。池莉表示,政府正在以積極的態度介入此事。事件的結果如何,爭議雙方都希望有一個滿意的答案。
鏈接
武漢漢陽的龜山向有“江漢門戶武漢脊梁”之稱。但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一座在龜山上拔地而起的碉堡形建筑引發了武漢人關于藝術與自然的爭論。這就是三國赤壁之戰全景畫館。該赤壁之戰畫卷全部為人工繪制,由來自魯迅美術學院等畫院的28位專業藝術家耗費5年時間精心創作而成,整體規模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