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十四日電 題:羅大佑:五十歲的獨行者
中新社記者 應妮
瘦,還是那么的瘦。當羅大佑出現的時候,這個詞突然涌上心頭。
瘦削的臉,光潔的額頭,標志性的黑色框架眼鏡,同新專輯《美麗島》的封面一樣的白尖領襯衣黑休閑上裝,透著簡單和干凈,卻也最讓人看不透。
將“獨行”進行到底
《美麗島》在臺灣采取獨立發行的方式,羅大佑一方面不希望因為他個人曾有過的政治性發言,帶給發行公司任何負擔;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跟比較商業化的體系合作時,需要任何原因而改變他創作的本意。
“文化人的變節、晚節不保是最悲哀的。即使我一直在寫流行音樂,也還是這種態度。姑且把自己當個文化人吧!”他笑說。于羅大佑而言,“晚節不保”就是讓他遷就現在的年輕人口味而背棄自己過去的初衷。
“《美麗島》是我十年生活的記錄,我必須面對自己。所以不可能像現在的歌手一年能出好幾張專輯然后去拿排行榜第一。”而當他應記者要求評論周杰倫的時候,表示自己很喜歡周的唱腔,但他擔心周杰倫唱片出得太密會大大縮短音樂生命。
“音樂教父”的背負很沉重
如同最對立的黑、白色搭配得最協調,羅大佑也自言他是很矛盾的。“我是必須要被抽離的,臺上和臺下的我是兩個人。我曾經說過想做一個新人,‘音樂教父’這個背負太沉重了。我現在是一個新的階段,希望以新面貌面對自己。”
當“羅大佑”三個字更多成為一種符號,曾經的歌迷也已不再青春依舊,流行樂壇如亂云飛渡般瞬息萬變,他卻始終屹立不倒。“歌迷有心自然會聽到這些歌,但我不希望造成這樣一種感覺:‘喔,羅大佑出新唱片了,快去買吧。’”發布會伊始,羅大佑即宣布將一萬美元版稅捐贈給海嘯災區。
十年生死兩茫茫
距離羅大佑上一張專輯《戀曲二000》已經過去十年,而他也表示正是生活的變化幫助克服創作的瓶頸。那么,十年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沒想到這個問題竟引來羅大佑的長篇大論:“你看嘛,九六年臺灣選舉,九七年香港回歸、東南亞經濟危機,九八年我的父親去世,九九年李登輝的‘兩國論’和臺灣‘九二一’大地震,兩千年跨世紀,0一年‘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戰爭,0二、0三年的SARS和伊戰,0四年臺灣‘三一九’槍擊案和大海嘯……這么多變化,這其中對我個人影響最深的是我父親的去世。”
父親的去世,給羅大佑帶來巨大的心理掙扎,甚至一度讓他不知該怎么辦。“正因為有心理掙扎,才有新音樂。”他說,從這個意義來講,這一事件也是出《美麗島》這張專輯的主要原因。
“我的墓志銘只要一句:‘這是一個以音樂來表達感情的人’。”五十歲的羅大佑說,這就夠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