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中國民政部網站消息,中國民政部部長李學舉18日在世界減災會議政府代表會議上發言,向大會提出了“建立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監測、預防和評估區域機制”的倡議。
李學舉說,地震、洪水、臺風、干旱以及海嘯等重大自然災害沒有國界,是人類安全的嚴重威脅,是制約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區域減災合作,建立早期預警,加強信息共享,提高綜合減災能力,是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中國代表團向大會提出了“建立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監測、預防和評估區域機制”的倡議。
李學舉代表中國政府就進一步推進國際減災戰略提出四點建議:一、加強國際和區域間的減災合作與協調,強化區域層面的減災機制安排。中國愿主辦亞洲減災大會,希望與周邊國家討論簽署雙邊或多邊救災協定,開展人力資源開發合作,中國愿出資舉辦防災、救災、重建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和培訓項目。二、建立區域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機制。中國政府愿意與周邊國家合作,建立地震、洪水、臺風、干旱以及海嘯等自然災害的預警機制,及時交換和評估相關信息。三、加強信息共享和交流。中國愿意與區域各國分享中國風云二號衛星以及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的有關資料和產品,為區域各國氣候預測、環境監測、災害評估等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建議盡快建立區域災害信息共享機制,中國愿意積極參與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四、重視發展中國家的減災能力建設。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應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援助和減災技術轉讓。中國盡管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和技術力量仍然有限,但愿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由聯合國主持召開的世界減災會議18日上午在日本神戶開幕。來自150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組織的近40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