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斯卡入圍名單的公布,一場口水戰終于偃旗息鼓。
對于《十面埋伏》一直持強烈批評態度的人來說,這個結果正中下懷。哈哈!誰說奧斯卡評委瞎了眼?這個結果還是蠻符合中國廣大觀眾的民意的嘛。你張藝謀自我感覺太好了吧,這一次又給老外涮了,下次總該長記性了吧。這種人得意忘形之下,恨不得沖上去給奧斯卡評委飛吻不可。
對于具有強烈的奧斯卡情結的人來說,這個結果也許未必是最失望的,因為《十面埋伏》好壞有個最佳攝影獎的入圍,盡管這不是張藝謀的,但是也是中國人的驕傲。最佳外語片沒份,但是最佳攝影有資格,這在某種程度上正好暗合了國內媒體一直對《十面埋伏》存在的“形式大于內容”的強烈批評。
對于那些“憤青”來說,這個入圍名單的公布又是一次解脫。為什么一天到晚纏著奧斯卡沒完沒了。繆W斯卡說白了不過就是美國人的商業游戲,游戲規則都是人家制定的,人家當然有權不帶你玩。美國人好奇就多看你兩眼,看膩味了就扭頭過去,憑什么我們要在這里興師動眾啊?
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國內媒體對待《十面埋伏》表現出來的前后矛盾。國內放映時罵聲一片,同樣這部被口水淹沒的電影在北美放映的時候,美國當地媒體卻不吝溢美之詞。《十面埋伏》享受待遇差別之大,讓國內媒體也開始噤若寒蟬,甚至一改原先的冷言冷語,在對奧斯卡的預測中把原先不留情面的批評之詞都拋到了爪哇國。只是不知道現在這個結果公布之后,國內輿論又會倒向哪一邊?
張藝謀是幸運的,因為他的才華有著廣闊的施展空間。但張藝謀又是不幸的,他賴以生存的這個環境如此復雜,以致于他自己都快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從《大紅燈籠高高掛》到《英雄》,再到《十面埋伏》,張藝謀的奧斯卡之路走得踉踉蹌蹌。也許中國人把奧斯卡的夢想都集中在了張藝謀一個人身上,因此張藝謀的孤身征戰也就格外具有了沉重的悲劇色彩。
張藝謀應該有他個人理性反思的空間,可是作為旁觀者來說,我們又該是什么樣的心態呢?
來源:新聞晚報 作者: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