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這次《十面埋伏》進軍奧斯卡,已經是張藝謀的沖奧第5槍了,但是再一次沒有打中靶心,讓老謀子遺憾的同時也讓對《十面埋伏》寄予厚望的中國電影觀眾失望。威尼斯、柏林、戛納、東京,歷數世界A類電影節,張藝謀無論在表演還是導演方面均有大大小小的收獲,唯獨這座奧斯卡的小金人,讓老謀子眼巴巴看了5回依然沒得青睞,這次更是連門檻都沒讓他邁進去。昨(26)日,記者特別采訪了幾位電影專業人士,除了解剖《十面埋伏》的得失,曾執導過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和電影《刮痧》的鄭曉龍導演更特別直言:“中國電影應走出國外得獎情結,而加強完善自家的評獎規則。”
奧斯卡有利于電影“出國”
想當年《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4項大獎,鄭曉龍就公開表示:“我為獲獎這件事情歡呼,我覺得中國電影有了一次更好的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昨日鄭曉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依然抱著這樣的觀點:“中國電影獲國際大獎,對沖擊世界電影市場是非常有益的,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并喜歡中國電影,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而武俠片在其中承載著非常繁重的責任,因為中國武俠這種電影語言是最容易被世界觀眾所接受的。”
沖奧不拼技術拼德行
鄭曉龍用“電影不拼技術,拼德行”來給中國電影的沖奧路程下定義。自稱沒有看過《十面埋伏》的鄭曉龍,無法評價“埋伏”錯失奧斯卡的真正原因,但其說到個別中國電影人和觀眾的誤區,卻是直言不諱:“其實現在中國電影想在奧斯卡爭得一席之地,得先琢磨好奧斯卡的口味。奧斯卡不能等同于其他歐洲的電影獎項,歐洲電影節的評委可能會因為某部影片個性張揚而給它一個獎,但奧斯卡不行,它的評委高達近6千人,所以更接近于大眾口味,價值取向更趨向于健康平實。”
鄭曉龍以一個電影人的專業眼光審視,贏得奧斯卡不能拼技術手段,而應該拼電影中精神層面的美:“要論技術手段,只要資金到位,一個合格的導演都能拍出視覺上美輪美奐的作品,不會有本質上太大的差別。但是如果從人文精神和挖掘人性美的深刻認識上來品評,就會看出差距了。”在鄭曉龍看來,電影要想打動人,得從精神上入手,“眼睛里只能看出美不美,不能從骨子里感染人。”
“挾洋示眾”是不自信
談及奧斯卡對中國電影的深層次影響,鄭曉龍思考了半天才謹慎做答:“說實話‘挾洋示眾’是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其實說白了就是我們自己的電影評獎不夠規范和權威,才對別人的肯定那么看重,才以為得了外國獎的才是好東西。”鄭曉龍說,中國電影自打有評獎那一天到現在,“套在獎項上的條條框框太多了,主旋律等各種因素在內的評獎規則嚴重制約了獎項的公正和權威,弄得自己都不信服自家門口的獎。”鄭曉龍說,電影工業作為一種舶來品,在中國電影人的骨子里就有一種“挾洋示眾”的媚外心理,“這種心理也導致了嚴重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一天不解決,一天我們就還對奧斯卡有畸形的膜拜。”
來源:沈陽晚報 作者: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