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4日電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最新一期《財經》雜志上撰文指出,中國過去幾十年中單純依靠提高投資率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已基本走到盡頭。這種模式所能產生的增長潛力即使尚未枯竭,也已是強弩之末;如果不能及時改變,增長的放慢將不可避免。然而,單純依賴投資的增長是有極限的。
文章指出,國際經驗證明,單純依靠投資推動的經濟增長不具備可持續性,投資率或遲或早總要降下來。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投資率遠遠低于亞洲國家,如美國的投資率常年穩定在15%左右。顯見,可持續增長靠的不是投資,而是技術進步。投資率在理論上不可能超過100%,從中國和國際上的經驗看,實際的上限似乎在40%左右。有人說中國經濟的高增長還可以持續20年,那么如果根據歷史數據進行外推,這意味著投資率要超過50%。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經濟可以承受如此之高的投資率。
針對傳統增長模式的問題,200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不應單純地追求數量,而要重視增長的質量;要從追求速度轉變為追求效益;要從依靠資源投入,轉變為依靠技術進步;要從生產能力的投資,轉變為研發投資。新增長模式的要義是資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資源使用數量的增加。
文章稱,盡管歷屆政府無一不強調轉變增長模式的重要性,甚至在計劃經濟時代,就有關于“外延式”和“內涵式”增長的討論。新增長模式的難產反映了傳統模式的頑固,而傳統模式的經久不衰,又在于它深厚的制度根基。只要這個制度基礎存在一天,中國經濟就擺脫不了單純追求速度的取向,就只能是拼投資,拼資源消耗,增長模式的轉變也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政府對社會投資活動的決定性影響表現在投資周期與政府換屆的重合上。
文章指出,認清了傳統增長模式的制度基礎,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就融資體系中的改革而言,需要解除對資金價格的管制,推動利率市場化,繼續提高基準利率;停止對股市的政策干預,改變股本資金成本實際近乎于零的不正常現象。讓市場決定價格,讓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作用,抑制過度投資。金融機構改革的重點無疑是銀行,銀行要成為以贏利為目標的、獨立的金融企業,根據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而不是政府的意圖發放貸款,由此形成對政府或者企業擴張沖動的有效制約。此外,還需要抓緊進行風險、創業等股本投資基金的立法,并盡快實現法人股的流通,創造退出渠道。
文章著重指出,鏟除傳統增長模式不斷復制的制度基礎,關鍵在于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退出經濟、退出市場,集中精力推動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設,惟有如此,才能保證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