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一日電 題:手機生產核準制促行業提升競爭力
中新社記者劉育英于晶波
二月十九日,國家發改委在其官方網站上頒布《移動通信系統及終端投資項目核準的若干規定》,對申請生產手機的企業資質做出若干規定,業界期盼已久的手機生產核準制細則終于出臺,手機牌照制成為歷史。
新華信市場咨詢的咨詢師趙镕認為,短期內,手機生產核準制的出臺對現有競爭格局無重大影響,但它變嚴格的審核制為靈活的核準制,一方面是適應WTO的要求,適應《行政許可法》的要求,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它變“堵”為“疏”,是用市場的手段,平抑生產的波峰和波谷,使行業的增長成為一條平滑的曲線。
規定要求,手機生產企業應符合注冊資本兩億元,具有研發中心、從事電子行業三年以上等要求,對市場準入進行了一定的限制。有業內人士透露,在從事貼牌的一百多個企業中,只有為數不多的企業符合這樣的要求。這既敞開了大門,鼓勵充分競爭,又對新進入者設立門檻,保證競爭的品質。
記者從國內最大的手機貼牌企業奧克斯處獲悉,其正在準備相關材料,報請有關部門核準。發改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擬上馬的手機生產項目超過四十個。奧克斯表示,通過審批的企業除能減掉租賃牌照的費用,降低成本,還可以名正言順地宣傳自己的品牌,獲得相應的品牌價值。
據業界估計,在目前有手機牌照的三十多家企業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企業在市場上鮮有自己的產品,主要收入來自牌照租賃。在新環境下,這類企業將面臨嚴酷的市場競爭壓力。易觀咨詢分析師韓小冰認為,三類企業將在競爭中生存下去。一是技術實力強的企業,二是有渠道優勢的企業,如波導、TCL,三是能夠占領細分市場或區域市場的企業。他預測,二00五年,將有百分之二十的企業被淘汰出局。被淘汰出局的企業將重新在產業鏈中尋找自己的定位,或者和其他企業聯合,進行兼并重組等。
針對國內已經出現了手機生產投資過熱、庫存增加、利潤率降低的狀況,有擔憂認為,將出現市場競爭嚴重供大于求。這有賴于企業理性投資,前幾天發改委已向企業發出預警,投資手機的風險正在增加,同時,在改革審批制度后,如何進行行業的宏觀調控,也是擺在有關部門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