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 題:溫家寶與老鄉嘮家常 坦言“兢慎”心情
中新社記者 張朔
“今天,你們聽聽我的鄉音改沒改?會聽的就能聽出來,鄉音未改。我很想念大家!”
三月六日下午,溫家寶總理到天津代表團參加審議,一進人民大會堂天津廳的門,大家就熱烈地鼓起掌來。面對滿屋子的老鄉,十八歲以前從未離開過天津的溫家寶一張口就透著親切。
接著,溫家寶講了今年春節他從河南回來的路上,部長們議論天津做的三件“不錯”的事:第一件是教育搞得不錯,特別是中小學教育;第二件是社區醫療衛生搞得不錯;第三件是危房改造、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問題搞得不錯。
“這些事很具體,但都關乎老百姓的利益。”以關注民生著稱的溫家寶對此顯然很贊許。
在隨后七位代表的發言中,溫家寶圍繞宏觀調控、“三農”問題以及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大城市郊區建設等與大家進行了交流。因為每次參加代表團審議時,總理都鼓勵大家不念稿、不匯報工作、隨便發言,再加上老鄉見面又親近了三分,會場的氣氛輕松、熱烈。
尤其是當何致瑜代表談起教育問題時,溫家寶透露了他曾不帶隨同、警衛,自己到南開大學探訪學生的小故事。他說:“到學校去一定不能興師動眾。那是圣地啊!我到學校,從來不讓汽車開進去,都是步行。”
不過,三個多小時的談話中,也有并不輕松的話題。在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性時,總理的語氣變得沉重了。
“我曾說,我們用地用得太隨便了。有幾件事是不好改變的——地用完了是不可改變的;人口生多了,生態破壞了,也是不大容易改正的。我們不可能不犯錯誤,但要盡量少犯這種錯誤。”
溫家寶最后向代表們坦言:“大家對報告給予了肯定,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我現在的心情是,形勢稍有好轉,猶須兢慎。兢,是兢兢業業的兢;慎,是謹慎的慎。不可有絲毫的松懈情緒。”